猴年的大型“春晚”,除了央视的,还有文联的。春节时正巧看到“百花迎春——2016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在多家卫视陆续播出。这台“春晚”的最后一个节目《红梅赞》,是台上台下参加联欢的演员与观众合唱。镜头扫过老中青几代人的面孔,看得出来也听得出来,这首老歌,依然动人心弦。
为表达对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喜悦之情,科尔沁皮雕艺术非遗传承人、皮雕艺术大师嘎瓦历时近一年的时间,创作完成了皮雕作品《赞歌》,惟妙惟肖的设计、催人奋进的画面,表达着草原儿女对党的感恩之情、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胡松华老师说,原来在《赞歌》之前的水起舞非常热闹,是京剧形式的,那个“水起舞”100多人,音乐结束,就是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甭说一个人独唱,十个人也够呛.因为你要闹后取静,我就想了个办法,就在曲子中间加了四句没有词的新长调。
《英雄赞歌》是由公木作词,刘炽作曲,张映哲、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济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工作部歌舞团演唱的革命歌曲,该曲是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发行于1964年。
“白衣战士打先锋,血肉之躯筑长城”“党员干部急下沉,万家门上守初心”……近日,一首新编曲目《抗疫赞歌》,别开生面地用国家级非遗——河州平弦,这一地方说唱艺术形式讴歌赞颂了全州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的信心,受到了不少群众的关注。
土地与太阳、苦难与渴望、光明与阴影、寒冷与燃烧构成了艾青诗歌叙事的基本范畴,他由此深入到现实的血肉和一个民族深重的苦难之中,同时又一再从人们心中唤起了含泪的爱和希望——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3年初一个下雪的早上,艾青在狱中写出了他纪念碑式的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