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62亿,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哪吒这个经典IP再度爆红,各地“抢吒儿”大战也拉开序幕。天津、安徽等地相继发文,自称哪吒故里。被誉为“中国哪吒文化之乡”的四川宜宾,也于2月6日携哪吒行宫、龙太子“骸骨”等20余处哪吒实景“参战”。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引发影迷热捧的同时,从短视频“二次创作”到制售未经授权的周边商品,一些涉嫌著作权侵权的现象也浮出水面。多位律师表示,未经许可就使用电影元素,可能构成侵权。律师提醒,社会各界应加强版权意识,谨慎使用相关影视IP(知识产权)。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电影热映,与哪吒相关的目的地如宜宾、江油等渐有随影视IP“出圈”之势,多地争夺哪吒IP的话题登上热搜榜单。动画电影《哪吒2》,创造中国影史新纪录。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7日10时,《哪吒2》累计票房突破6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成都2月11日电 题:“哪吒”票房一骑绝尘 中国多地文旅借力拓资源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随着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票房迭创新高,这个小“魔童”带动中国多地“哪吒游”热度攀升,文旅部门和业界顺势而为,纷纷借力拓展资源。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18时39分,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票房)已突破80亿元,不仅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纪录,更催生出“神话IP+文旅经济”的跨界联动效应。
据网络平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预售)冲破10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元电影。在电影引发影迷热捧的同时,从短视频“二次创作”到制售未经授权的周边商品,一些涉嫌著作权侵权的现象也浮出水面。律师表示,未经许可就使用电影元素进行商业行为,可能构成侵权。
未经授权,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上使用《哪吒之魔童降世》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形象,近日,山东省临清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依法判决被告义乌市某文具厂、阳谷县某百货销售店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犯原告北京某公司“哪吒”“哪吒幼儿”“哪吒魔王子”美术作品著作权的商品的行为,并赔偿原告
新重庆-上游新闻 2月17日,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全球票房(含预售)突破120亿。《哪吒2》持续火爆,也带动了电影中人物动画形象的周边产品销售,比如某款盲盒预售期排到了今年6月。
法治日报 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爆火。截至2月10日,该影片的票房突破80亿元,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跻身全球票房前列。其凭借精良制作与热血剧情,掀起一批观众“三刷”“四刷”热潮。然而,盛名之下暗流涌动——盗版资源与侵权周边蔓延。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引发影迷热捧的同时,从短视频“二次创作”到制售未经授权的周边商品,一些涉嫌著作权侵权的现象也浮出水面。多位律师表示,未经许可就使用电影元素,可能构成侵权。律师提醒,社会各界应加强版权意识,谨慎使用相关影视IP(知识产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聪聪 北京报道在热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冲击百亿票房时,哪吒IP却正在面临第二波侵权潮。在各大电商平台与流媒体端,大量未经授权售卖哪吒IP相关美术作品及衍生周边的现象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