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省林业局_国内外动态】近日,国家林草局发布2024年度林木良种名录公告,由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原国家林草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主持选育的“中桐1号”泡桐和“中桐16号”泡桐通过审定,实现了我国泡桐国家级良种零的突破。
行走兰考,有句话常常入耳——“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兰考有三宝,泡桐、花生和大枣”。泡桐是中原大地常见树种,成活率高、生长快,适应兰考的盐碱风沙地。焦裕禄当年治理“三害”的一个办法,就是带人在沙丘上大规模种植泡桐树。
人民网北京1月24日电 (欧阳易佳)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2024年度林木良种名录公告,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主持选育的‘中桐1号’泡桐(国S-SV-PF-001-2024)和‘中桐16号’泡桐(国S-SV-PF-002-202
□中国石化报 刘锦妍结束练琴的小孔(化名)站在自家琴行一楼,听到门外有动静,她伸出头打探,父亲孔海广带来了一拨特殊的客人。8月30日,青年骨干新闻工作者学习穆青、增强“四力”培训班采访团前往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探访,进入的第一家琴行就是小孔父亲开的“七贤琴坊”。
中新网开封8月19日电 50多年前,焦裕禄在兰考县栽下的一棵泡桐树,如今已“长”出了一个大产业。近日,“‘赶考路’上再寻焦裕禄”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位于兰考县堌阳镇的音乐小镇,聆听兰考民族乐器产业从一个人种下一棵树开始的故事。
中新网开封11月4日电(记者 左雨晴) 九曲黄河十八弯,最后一弯,在河南省兰考县。特殊的地理位置,曾经让兰考人民长期饱受水涝、风沙和盐碱之苦。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焦裕禄来到兰考,带领当地群众广植泡桐,整治“三害”,用生命在这片土地谱写出精神的赞歌。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昔日盐碱地,今朝琴声扬。在河南省兰考县,早年用来防风固沙的泡桐树,在生态环境变好后,成了制作民族乐器的好材料。现在,以泡桐为原材料的民族乐器加工行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2022年,兰考被授予“中国民族乐器之乡”称号。
满树新绿,一城桐香。近日,在我市英雄路两旁的泡桐花竞相绽放,格外美丽,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花香,成为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泡桐树是一种速生多用途的树种,叶、花、果、树、皮等均可入药,也是很好的家具、建筑等用材。
清明时节、泡桐花开。60年前,为防风治沙,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下泡桐树,如今以泡桐为原材料制作的民族乐器,一弦一曲改写着兰考人的命运,也拨动着历史发展的脉搏。清明节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焦裕禄纪念园,表达哀思。
凯旋路金牛坊停车场边上有一棵泡桐,眼下正是盛花期。但见满树成串的小喇叭状花朵开成片片云霓,远望如挽髻仙子,素手白面,其舞姿款款翩翩,我仿佛看见了一阵江南雨细细密密地抹过后,她的花瓣片片掉落下来,似蝴蝶于空中飞扬。于是想,这花一定有着不一样的传说。泡桐是一种文化渊源悠深的树种。
编者按 提起焦裕禄,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泡桐,那是焦裕禄在兰考迎风战沙时栽下的树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象征。然而,你知道吗?在焦裕禄的心中,其实有三棵树:松柏、杨柳和泡桐。它们既是焦裕禄所赞美和推崇的树木,也完美地代表着焦裕禄身上的品格和精神。诗言志,歌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