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都知道,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1杀手,而脂代谢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其致病危险因素,尽管目前指南已强化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管理,然而,事实却是,即使严格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病仍存在残余风险。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文案丨包医生健康守护编辑丨包医生健康守护悄无声息的杀手正在人体内潜伏。它不声不响,却能让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倍增。这个隐藏的威胁就是脂蛋白a。
脂蛋白a其实是一种结构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类似的血脂成分,它主要在肝脏内合成,主要载脂蛋白a在肝细胞内合成,其表面富含胆固醇,可以与肝脏表面的载脂蛋白B100结合而进入血液循环,脂蛋白a能够沉积在血管壁上,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样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还会抑制纤维蛋白原的水解作用,促进血栓的形成。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喜欢的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在血脂化验单上,除了各类胆固醇指标与甘油三酯以外,大家如今都越来越关注“脂蛋白a Lp(a)”这项指标。研究发现,脂蛋白a水平升高可以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甚至有人说,脂蛋白a是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更“坏”的血脂指标!那么,脂蛋白a这项指标升高,到底用不用治疗?
问:血脂常规检测项目有什么变动?答:在血脂的检查中新增加了三个项目,分别是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作为血脂常规检测项目。问:多久需要进行一次血脂检查?答:对于40岁以下的人群,建议2年到5年要检查一次;而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每逢佳节胖三斤”,长达8天的春节假期结束了,节日聚餐常常伴随着丰盛的美食,但高脂肪的食物会加重血脂负担,不少市民朋友在春节期间狂吃海塞,假期结束后脸蛋圆了、肚子鼓了、腿也粗了,这时去医院体检,医生就会告诉患者他的血脂高了。什么是高血脂?高血脂有什么危害?怎么看血脂化验单?
新近发布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建议血脂监测列入中小学体检常规项目(制图/戴莹芳)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张维夏 3月25日《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发布,这是时隔7年后的一次重大调整。新版指南在血脂检测和控制方面有哪些新建议、新变化?
“好好的血管,怎么说堵就堵了?”今年50岁的丁女士拿着体验报告向医生无奈地诉说着,报告上标注:总胆固醇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我国50岁以上女性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