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2月15日上午,安徽德恒技术中心及智能生产基地项目在合肥瑶海区正式开工。据了解,安徽德恒是深耕汽车制造产业多年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州德恒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瑶海的重要项目,未来将为工业企业提供机器人柔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
2月15日上午,安徽德恒技术中心及智能生产基地项目在合肥瑶海区正式开工。项目效果图安徽德恒技术中心及智能生产基地项目位于合肥瑶海区古河路与君山路交口西南角,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7亩,计划总投资额5亿元,预计今年6月正式投产,可实现年产值约2.5亿元。
近年来,合肥市瑶海区协同区域内金融机构,成立多支产业发展基金,打造良好的企业融资环境,助力落地企业快速成长。新年伊始,中国农行合肥瑶海区支行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战略,成功推动合肥穗禾科创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瑶海新落地项目——德恒科技5000万元,为该科创小巨人企业快速成长加入“推进剂”。
来源:【安徽财经网】安徽财经网讯:2月15日上午,安徽德恒技术中心及智能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这一项目位于合肥市瑶海区古河路与君山路交口西南角,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7亩,计划总投资额5亿元,预计今年6月正式投产,可实现年产值约2.5亿元。
大皖新闻讯12月14日,记者从合肥市经信局了解到,2023年,合肥市新增52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全省40.3%,通过率为3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较2022年提高8个百分点。目前,合肥已经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8户,占全国1.5%、全省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合肥市瑶海区,围绕这一要求的生动实践正在成为这个曾经的传统工业城区蝶变的最大动能。纺织服装产业是安徽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4月14日,由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服务管理中心、合肥瑶海长三角科技战略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网谷·Tech 7创新者校友交流会召开。部分前沿“黑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与瑶海区政府、投资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1月3日上午,谷器数据董事长石龙向员工宣布:公司总部将从北京迁至中国网谷物联网科技产业园。这家国内第一、唯一通过SaaS+低代码开发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还同时决定,把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及销售中心一并迁入,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并规划在合肥落地数字孪生研究院。这与总投资约5.
合肥瑶海,曾是国家“一五”“二五”工业布局和“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聚集着纺织、钢铁、化工、机械等工业企业,GDP贡献占全市一半以上。当下,秉持着辉煌过往的这片合肥产业热土,正在向“新”而行,逐“质”奋进。
大皖新闻讯 2月26日,合肥市瑶海区召开纵深推进“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环境提升”三大行动大会。全区百余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坐在会场最中间、最前面,一批对瑶海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双招双引”大使、企业和单位获得表彰。
人才兴产业,产业聚人才。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积极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目标,瞄准需求、做强项目、优化服务,把人才工作“嵌入”产业转型发展全过程,为瑶海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用需求牵引人才,架起“双向奔赴”供需桥“唐经理,近期有没有新的岗位需求?
2025年瑶海区纵深推进“三大行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会刚刚落幕,2月15日上午,安徽德恒技术中心及智能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这一项目位于瑶海区古河路与君山路交口西南角,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7亩,计划总投资额5亿元,预计今年6月正式投产,可实现年产值约2.5亿元。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通报2024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发现的有效做法,合肥市“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赋能企业科技创新”的典型经验做法获通报表扬。2022年11月,合肥正式获批建设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锻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硬实力”、擦亮高颜值生态的城区“风景线“、争当高品位更新的城市“样板区”、打造高水平创新的发展“聚集地”、织密高品质生活的民生“保障网”…… 在2023年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后,2024年,合肥瑶海区不仅将突出“品质新区”建设,展现东部新中心的标杆“新
世界500强博格华纳拟在芜湖建生产基地 来源:大江资讯2月13日下午,芜湖市委书记宁波与博格华纳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李晓球博士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共同见证企业在芜投资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生产基地项目意向书签约。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1月7日上午开幕的合肥市瑶海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获悉,今年瑶海区将快速推进合肥东部新中心项目建设,积极创建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力争科技创新主体数翻一番,全力以赴申报省级开发区。同时,开展城区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在“旧貌换新颜”中留住“老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