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媒报道,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安倍遇袭后,现场一片混乱,工作人员大声呼喊:“有没有护士?手中持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人员请拿到这里来!叫救护车了吗?”工作人员呼吁周围的民众离开,但大多数人似乎陷入了手足无措的状况。
在近期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急救大会上,记者了解到:中国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的人数多达76万,其中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心脏停止跳动的最佳抢救时间是4分钟之内,叫作“黄金4分钟”,使用AED,也就是自动体外除颤器及时施救,成功率能提升40%左右。社会急救体系建设情况如何?
昨天医疗圈内外热议并割裂明显的案例是关于上海一名哮喘患者家中发生心脏骤停,家属向在小区接诊另一个患者的一组急救车医护人员借AED被拒绝,并有现场视频。网络观点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该医生冷漠,违背救死扶伤宗旨,停职不冤枉,甚至有更大责任。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通讯员 陈纪伟)6月15日,由十堰市红十字会打造的流动AED急救车正式启用。车身贴有醒目的AED标识,并留有车主的联系方式,紧急情况下市民可破窗使用。当日上午8时30分,市红十字会将两台车载AED交付到志愿者手中,并安装在志愿者的私家车上。
今天(10月18日),麦迪科技携最新的AED救援无人机整体解决方案,在第二届全国低空经济(苏州)产业创新博览会亮相,助力智慧医疗系统开启“4分钟医疗救援圈”。本次博览会以“瞰想低空,共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大量前沿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的展示。
日前,17岁中国羽毛球小将张志杰在印度尼西亚比赛中不幸离世。大家纷纷痛惜这位羽坛新星不幸陨落,同时也再次关注到AED急救的重要性。AED,学名为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心源性猝死的“救命神器”,能在心脏骤停的黄金4分钟内提供紧急救治,大大提升患者存活率。
AED这种专业医疗设备能否外借,有医务人员表示:不仅是120急救,即便是在医院内部,为保证医院内突发紧急病人的需要,AED也是不能够随便出借的,更何况是202叫来的急救车,不是紧急情况,谁也不会叫急救,正在车上的202急救患者也随时可能发生意外,随时可能需要AED。
央视新闻客户端在我国,每天大约有1500人死于心搏骤停,而且大部分都发生在医院外,如果能够在黄金四分钟里展开急救,很多人就不会死亡。但是做到这一点仅有愿望是不够的,需要整个社会各个方面整体的配合和进步,《新闻周刊》本周视点,一起来关注急救。
高明首例!男子突发心脏骤停,危急时刻“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成功救命。12日晚7点多,在佛山市高明区旧体育馆户外篮球场,一名男子突发心脏骤停,晕倒在地,失去意识。生死关头,正好有三位高明医生在现场!
在18日开幕的第四届中国急救大会上,中国社会4分钟互救系统试点项目启动。作为试点城市,北京市未来将通过120指挥调度系统开放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和城市急救志愿者定位。同时,计划明年对重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进行高质量急救培训超3万人次。
编译:公子欣院外心脏骤停是一种常见且危及生命的事件,死亡率约为此外,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发生在私人住宅中(约70%),距离最近的AED通常很远,旁观者使用除颤器的比率极低。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新的举措来缩短除颤时间,并覆盖在私人住宅中发生的院外心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