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话曾有南宋“国语”的身份,那是一国之大;可是它与周围的口音有明显不同,出了老杭州城,就是“吾拉”“伊拉”的吴越语音了,如今的使用范围似乎只有一城之小。杭州话的演变却很生动,它的古音透着漫长的历史渊源,它的俗语打点出了市井百态,它的硬朗则融会了中原大地的金戈之气。
话说当年他的词火到什么程度,时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大意是水井之处都有人在唱他的词,如果放到现在那就是妥妥的广场舞。但是时间往后推一百年,等到那时杭州人,所唱柳词一定用的是官话,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最近,“杭州方言”出现在了第六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早在2012年,杭州话就已经申报过非遗。因为各方面的限制,最后没有成功。美国一位语言学家说过一句话:“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
2015-09-11 21:23 稿源: 作者: 李忠 编辑: 李忠 1 9月11日晚,“我是杭州人——杭州话全民大比拼”活动在太庙广场启动并进行了首场初赛,10位来自杭州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同场PK,在“杭州话大声说”、“杭州话听听看”和“杭州话百变秀”三个环节中秀出地道杭州方言
原图下载:阿里云盘分享浙江省的汉语方言壹 浙江省浙江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 208.17万公顷,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
故乡,是祖先迁徙的终点;乡音,则是另一场迁徙的起点杭州老话,因地理位置而属吴语太湖片方言,称为“吴侬软语”。因古时宋朝迁都而受北方语系影响,又称“杭州官话”。乡 音 , 是 记 忆 里 的 呼 唤 ~ 有 些 情 感 只 有 老 话 能 传 达!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薛上行方言是中国语言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连接着历史与现实的重要宝藏。杭州方言,作为宋室南渡、建都杭州后形成的一支带有官方语言色彩的吴语,它独具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较高的传承价值。
昨晚,“我是杭州人——杭州话全民大比拼”在太庙广场进行首场初赛,10位来自杭州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同场PK,在“杭州话大声说”“杭州话听听看”和“杭州话百变秀”3个环节中秀出地道杭州方言的独特魅力。市政协主席叶明,张鸿建、汪小玫出席“我是杭州人”活动启动仪式。
起因是5月3日首届杭州市民日,橙柿互动和联华共同推了一个“最强杭州话”的活动,很多橙友就在橙柿互动App这条帖子下留言,不少老杭州直接在评论区教学正宗杭州话,有的杭州话,古奥冷门到连土著杭州人的橙柿君都没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