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法规司的指导下,健康报开设“医务人员应知应会法律知识”专栏,针对医务人员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如隐私保护、知情同意、病历书写、临床试验、医疗纠纷预防处置等,邀请法律专家对现行法律法规中的相关条款进行梳理,形成应知应会知识点,便于
贩卖、伪造出生医学证明,会面临哪些法律惩处?法律界人士指出,这些行为或涉行政处罚、刑事犯罪,涉案医院工作人员还可能构成拐卖儿童罪的帮助犯,情节严重者可判死刑。近日,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举报湖北襄阳健桥医院院长勾结多地网络中介,长期公开贩卖出生证及疫苗本。事件引发公众关注。
人民政协网第二时间我们很难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但我们会在第二时间权威发声。第二时间,与您相伴。《出生医学证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的法定医学证明文书,也被称为“人生第一证”,是新生儿户口登记、预防接种、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时必备的依据和凭证。
据媒体暗访报道,在中间人的介绍下,记者在湖北省襄阳健桥医院,只提供了宝宝的姓名等相关信息,连宝宝都没有到场,就在医院院长叶某的亲自参与下,成功为一个“虚拟”宝宝办出真正的《出生医学证明》,而且就连“伪造”的宝妈病历档案以及宝宝的疫苗本都在医院成功备案。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界面新闻编辑 | 许悦近期,湖北襄阳、广东佛山、广西南宁等地多家医院先后被举报贩卖出生医学证明。举报者称,一张出生医学证明售价达到10万元以上,这些非法渠道获得的出生证可用于“洗白“被拐儿童的身份。
评论近些天,湖北省襄阳市、广东省佛山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等地有民营医院被群众举报涉嫌贩卖出生医学证明,引发舆论关注。11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消息称,该委已向这些地方派出督导组,督促指导地方深挖彻查、回应社会关切、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