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房经常充斥着孩子们的哭闹声。孩子生病了,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不外乎打针一事。其一,孩子血管本身就细,一旦生病血管会出现不充盈、塌陷、脆性大等情况,打针难度大。其二,孩子对打针都有恐惧感,配合度不高,好动,一不留神就肿针了。其三,住院期间,多次穿刺,增加孩子的痛苦。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介入科聚焦儿科护理需求,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其中,一项旨在保护患儿皮肤健康、减少“小针眼”问题的护理行动尤为引人注目。儿科护理对象年龄小,身体发育不成熟,抵抗力较弱,对护理工作有着更高的要求。
晚上十一点多,发现孩子全身滚烫,测了体温以后,已经高烧39.5,因为是在农村环境下,找不到医生,因此就喝了退烧药,大约一个小时孩子就退烧了,退烧以后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孩子也不再哭闹,于是我便哄着睡着了。
提到疫苗,不少家长有这样的疑问:孩子接种完疫苗后,又是发烧,又是出疹子。当遇到孩子发低烧,体温不超过38.5摄氏度,并且没有其他症状时,家长不必过于担忧,加强观察,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还可以通过毛巾擦拭、扇风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同时保证孩子的休息时间。
接种疫苗后一两天,宝宝针眼处可能会出现发红、发热、肿痛的情况,这是正常的,一般会在1~2天内消退。通常来说,宝宝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出现发热,体温不超过38.5度,且持续时间不超过48小时,吃喝睡跟平时差不多,精神状态也还不错的话,则属于正常情况,不需要急着吃药、看医生,在家护理即可:体温低于38.5度时,可以用温水给宝宝擦身,缓解不适;
Hello,大家好,这里是皮肤科张医生,今天呢,跟宝宝们聊一下打完瘦腿针之后,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说呢,我们注射瘦腿针呢,是打在我们小腿的腓肠肌,目的呢,是为了修饰我们腿部的一个轮廓,让它看起来不那么粗壮。
接种疫苗后,家长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观察和护理孩子:全身反应:主要观察小儿体温,一般在37℃~38℃,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乏力、周身不适等,多在接种后1~2日内出现,持续1~2日可自行消退;如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退热剂。
1. 留观30分钟 在接种后,务必在接种门诊观察宝宝30分钟,确保没有出现不适症状,然后才可以离开接种门诊。2. 合理饮食 如果宝宝接受了口服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或轮状病毒疫苗,请等待30分钟后再喂奶、喂水或给他们提供其他热的食物。3.
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很多孩子需要输液、雾化治疗,不少家长朋友也会给孩子进行拍背,帮助孩子痰液排出。如何才能用好呼吸道疾病治疗的这三大“好帮手”?操作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输液篇输液前,要做好哪些准备?穿刺前请不要给孩子喂食,以免因哭闹引起呕吐而发生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