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入天宫空间站,开启了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时代——中国人终于常驻天宫了!在数千年的神话传说中,天宫是天上神仙聚居、工作的地方,是天地人三界最高的统治中心。
Q:船长,我国到底有没有人登过月,我朋友硬说有,是记忆混乱了吗?导致你朋友产生这种错乱记忆的可能是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它们一个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的月球探测器,一个是中国首个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当时从月球带回土壤的新闻催生了一系列网络热梗,什么“中国人骨子里的耕种情节——研究先看能不能种菜”“月球土190亿一吨,土都吃不起了”之类的,有人登上月球背面并带回土壤的记忆就悄悄植入了大脑。
造价:花费 7 年时间和 6300 万美元建造,外媒报道最终耗资达 9700 万美元。结构:占地 6132 平方米,房屋为全木质结构,采用 500 年的道格拉斯冷山木,由 300 名工人耗时 7 年完成。
2022年3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了一则消息,国际空间站将只服役到2030年底,计划在2031年初摧毁它,使其掉入名为“尼莫点”的无人区。国际空间站——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国际空间站建立很久了吗?其实也没有,毕竟人类航天事业的历史,总共也没有多久。
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空间站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首次飞行任务。如今,我国载人航天早已走到“第三步”,并开启了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新篇章。这“三步”分别是哪三步?天舟、天宫、天和、神舟……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分别对应着什么任务?
央视网消息: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工程首个航天器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我国空间站工程在轨建造大幕正式开启。此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空间站从“一”字构型到“L”字构型再到“T”字构型。如今,空间站已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回顾一下,两年来“天宫”是如何建成的。
漫画策划:火箭青年可视化协同创新融合实验(邱晨辉 董佳莹 钱航)10月31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空间站基本构型最后一个舱体——梦天实验舱送入太空,实验舱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