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并不能说是一种疾病,主要是会攻击人体的免疫力。艾滋病患者死亡都是因为肿瘤或者是感染导致的。比较严重的,像一点小小的感冒,一般人就算不吃药,身体内的细胞也在战斗,免疫力是能扛过去的,但艾滋病病人无法抵抗。
HIV1 对一些人来说,艾滋是慢性病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政策实施以来,艾滋病的病死率已经逐年降低,成为可以有效治疗的慢性病,而不再是曾经的“世纪绝症”。确认检测、CD4免疫细胞检测、病毒载量检测,和终生的抗病毒药物,都是免费的。对日常生活一般没有明显影响,对预期寿命的折损大大减少。
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强调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倡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网友微博提问看到过艾滋病朋友的生活,每个吃药的时间都是需要闹钟,基本做到吃药时间分毫不差,请问这是规定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艾滋病(AIDS)临床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我国乙类传染病,依法纳入管控。该病由艾滋病毒(HIV)感染引起,沾染艾滋病毒后,不经过规范抗病毒治疗,引起免疫系统弱化崩溃,最后诱发大量并发症而离世。感染艾滋病毒的主要方式有3种: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高危不洁行为。
昨晚大雨,没能回家,没有吃药?又忘了服药了,到底该怎么办呢?我们假设有个感染者正在服用替诺+拉米+依非的方案,在他连续服药几天后,体内各药物浓度就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联合药物的组合拳最大限度地抑制了病毒的复制。
“得了艾滋就离死不远了”“被针扎到就会染上艾滋病”“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毒”……这些关于艾滋病的认识误区,你信了吗?近年来,随着艾滋病宣传活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正确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提高了防护意识。但总有些似是而非的谣言流传不断,增加了大家对艾滋的恐惧。
如果真的漏服艾滋病药物了,即便是偶尔发生一次,也可能会给艾滋病病毒带来休养生息的机会,病毒会趁机迅速复制、增殖,更进一步来说,就有有可能产生病毒的耐药突变,影响我们艾滋病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最坏的结果可能是导致病毒学治疗的失败。
记者 王小蒙一提起艾滋病,许多人闻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作为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预防。不过,离开人体后,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