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的孙子曾经加入叛军,是薛刚的历史原型,当时天下大乱,安史之乱后,又投降大唐朝廷,后来任四州节度使,比起薛仁贵的郡公高太多了,最后薛嵩封平阳郡王,在他死后,儿子薛平由于年龄幼小,才十二岁,由于军队上的一些将领,看薛平年龄小,想要胁迫他当傀儡,处理父亲遗留下来的政务,薛平小小年纪,有不同于年龄的成熟,于是假装答应,把官职让给叔父薛崿,偷偷的在夜里返回了老家奔丧守孝,等到守孝期满后,十五岁左右就被授予右卫将军,在南衙禁军默默地呆了三十年,由于他的尽职尽责,无怨无悔,受到了当时宰相杜黄裳的器重,推荐他做了汝州刺史,在地方治理得当,官声很好。
锁阳城下薛丁山尽显其能,大战苏宝同击败铁板道人,长相极为俊俏的薛丁山有着以貌取人的优势,三位女将对薛丁山是一见倾心,她们投到唐军之中全部嫁给了薛丁山,在征西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众多将门之后相随薛丁山奋勇杀敌,演绎了一段经典的《薛丁山征西》。
平辽王薛仁贵有四孙,分别为薛勇,薛猛,薛刚,薛强四人,兄弟四人均为两辽王薛丁山之子,都是文武双全的少年英雄,因为薛家功高,高宗李治特封薛丁山长子为红罗关总兵,次子为云南关总兵,三子为汜水关总兵,四子为雁门关总兵。
西北果然出事了。默啜不愧为大漠中练成的老狐狸,其纵马到朔方道绕了一圈,与解琬所部打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遭遇战,立刻发现在这里讨不到任何便宜,遂领兵逸去。薛讷闻听默啜兵犯朔方,不敢怠慢,遂整兵备战。孰料他在轮台左等右等,难见突厥人的踪影,不觉数月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