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出身草根的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号为大明,是为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论功行赏,大封诸将,地位最高的莫过于国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越国公胡大海、济国公丁德兴,信国公汤和、郢国公冯国用。
仪表不凡,谈吐不错,打仗挺狠,人还有文化,还懂谋略,这不纯纯的多技能复合型人才么?这个张氏,很有头脑,吃饭的时候就和郭子兴说了,现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正是招揽人才的时候,我看你账下的朱重八就很有能力,这种人物你要是不把他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下,到时候被别人给拐跑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朱元璋白手起家,从乞讨的和尚,成为君临天下的帝王,其中既少不了他过人的能力,也免不了贵人扶持。朱元璋打天下,靠的是那群跟他南征北战,四处厮杀的将领,但他从布衣成为军阀靠的是他的岳父郭子兴。在朱元璋还为了下一顿饭发愁时,郭子兴就已经是坐镇一方的将军。
前言:所谓的“异姓王”,指的是除了皇族以外,获封王爵的人。明朝的王爵封为两种,亲王和郡王,但除了朱元璋的侄孙靖江王朱守谦那一脉,只有老朱本人的后代才能封王。不过对于一些至亲,以及一些顶级功臣,大明朝廷会追封他们为王爵。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明朝有过多少位异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