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服饰,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服饰品种繁多。就像众多古代题材的影视剧中的服饰,如明朝锦衣卫经典的标志穿搭:飞鱼服+绣春刀。由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制成,佩绣春刀,服饰搭配极尽奢华,令人叹为观止,一度吸引世人的眼光。
以明代为背景的影视剧基本上都会出现锦衣卫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穿着带金属质感的飞鱼服,腰间挂着绣春刀,杀伐决断,透着一股子狠厉。男演员在演锦衣卫时,身高、气质、演技缺一不可,演得好是万人迷,演不好就像东厂里的公公,厂里厂气的。
飞鱼服,很多人乍一听肯定都以为飞鱼服上绣了鱼。穿过飞鱼服的男星特别多,可是类似的造型差距也是特别大,有些男星因为传飞鱼服帅到炸裂,网友都请求他们直接半永久,也有的穿上感觉泛泛甚至撑不起飞鱼服的气质,就像小孩偷穿大人衣服。
本文由“江山社稷书匠”编辑整理锦衣卫,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在古代科幻巨著《山海经》中有关于“飞鱼”的记载:“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緣,常行西海而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己狂,见则天下大穰。”
在很多的电视剧和影片中,大家都对锦衣卫的形象有所了解。对于他们的一些日常行为也是了如指掌,那么他们所穿着的服饰不知道大多数的观众有没有注意过?说着飞鱼服,见过他们穿过吗?那么飞鱼服上面为什么刻着“鱼”而不是“龙”呢?让我们一起揭开历史的真实面纱。
文 |绪青时至编辑 |绪青时至引言随着寒假假期的开始,旅游旺季也正式拉开了序幕。各地景点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光临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从哈尔滨冻梨切片到河南洛阳免费赠送钻石,文旅局局长一个比一个“卷”,放出大招只为吸引游客往来。
影视作品中塑造的锦衣卫官员标准形象: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飞檐走壁,武艺高强,从事着保卫皇帝、暗护忠良、刺探倭寇、保国卫民等神圣而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工作,堪比古代的007。但是,明朝的锦衣卫真的有这么神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