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沿海大城市,土地变成了最稀缺的资源,但是地球表面陆地只占29%、海洋占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所以人们想到了向海洋要陆地,这里比较典型的国家就是新加坡,新加坡国土面积在1965年的时候为581.5平方公里,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填海造陆,到了2018年则达到721.
上海的脸面越来越像朱元璋了,至少从外形上来看是这样的。上海的地理位置实在是绝佳,可谓天选之地。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长江流域19省市的泥沙汇集冲积此地。在时光的打磨下,这个本来就是泥沙冲积形成的陆地,还在长江泥沙的加持下,不断地拉长变大,向海中不断地延伸开去。
“基建狂魔的海陆交响曲”我国自东汉时期就有修建海塘的记载,唐宋时期规模逐渐扩大,开始出现围垦滨海滩涂的开发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人地矛盾突出,我国开始了长期的围填海活动,从盐田围垦逐渐过渡到港口工业。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开启了新一轮的围填海建设热潮。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0日电(孙庭生 叶清秀)近日,福建罗源牛坑湾港口及加工物流区填海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罗源湾北岸牛坑湾海域,为福建省最大的已批未填涉海项目,建设期同时承载着罗源湾港区内港口、航道建设及维护的纳泥功能。
“依托横沙岛建设上海海洋新城,相当于再造一个浦东!当然,这片巨大的新地是邻居崇明区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已在横沙岛的长江入海口处填积出8万亩的生态湿地,以及在横沙东滩和浦东机场吹填造陆,但更进一步的是形成100多公里的深水岸线。横沙岛是中国长江河口的一个冲积岛,是长江泥沙冲积而成
长三角周边屎黄色的海水经常被珠三角嘲笑,殊不知这长江年复一年送来的泥沙才是给长三角馈赠的巨大礼物。例如上海市的土地,60%都是最近2000年靠泥沙淤积形成的,并且还在扩大,可以说没有泥沙的淤积就没有今天的上海。
在天津临港经济区的粮油基地码头,一艘从海外驶抵载满大豆、小麦等粮油原料的货轮正在卸货,新鲜的材料经过卫生处理后,经设备压榨等几十道工序,流出了金灿灿的豆油,千家万户餐桌上的“福临门”就这样诞生了。近日,由中建安装承建的天津临港经济区粮油物流中心一期筒仓二阶段总承包项目成功封顶,并顺利通过主体验收。作为天津临港粮油产业“前码头、后工厂”的首要环节,该项目建设内容为8个钢筋混凝土立筒仓,建成后,仓容大豆量可达28.8万吨,届时,天津临港粮油产业园将成为北方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基地,为北方粮食安全、稳定居民粮食供应提供有力保障,预计明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