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走进精神病院女护士的别样世界李艳玲的手机微信响了一下,是12岁的儿子发来的。微信只有六个字:妈妈,节日快乐。李艳玲敲了一个笑脸,回复了一句“谢谢”。儿子又发来一句“妈妈,上班要注意安全。”这句平平常常的话,自打儿子懂事以来,几乎每天都会跟妈妈说一遍。
湖南长沙的陈婉秋,32岁,是一名主管护师,在江夏区精神病医院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13年。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用她的责任服务病人,用她的温暖服务患者,用她的爱心感动家属;用她弱小身躯,最美心灵为精神病患者这一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温暖的蓝天。陈婉秋与大家一起包饺子。
现年34岁的魏海燕是宝鸡市康复医院的一名女护士,自2001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和众多“白衣天使”一样,在精神病患者目光中,度过了炽热的青春年华;在亲人的期待和焦怨声中,把自己奉献给了一个个期待救治的病人。
在溧水区精神病防治院二病区的病房里,护士王霞正在忙碌着。白衣天使让人羡慕,但精神病医院的“白衣天使”,却有着不少让人唏嘘感叹的工作经历。王霞要面对的,是夜班时病房里突然传来歇斯底里的尖叫,是精神狂躁、可能失控的病人。6年来,王霞兢兢业业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4月23日,四川成都。尚先生在一家精神病院工作7年,近一年他发现自己“半夜容易惊醒”,“有时喘不过气”,“吃饭时无端流泪”等症状,经检查患上了重度抑郁。尚先生称在医院工作经常会看到一些患者的凄惨身世,内心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长时间积压让自己缓不过来。
写在前面:新生命呱呱坠地时,他们双手迎接;面对患者时,他们用专业和爱心,去治愈、去呵护。5月12日,是“南丁格尔”们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大河网联合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策划推出《提灯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进TA们的日常,看TA们如何与生命赛跑。
23年前,在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市精神病院当护士后,担心被别人笑话,19岁的崔红梅把自己关在家里哭了整整3天。“闺女,精神病患者其实很可怜,你该好好帮帮他们。”母亲的一句话让崔红梅鼓足勇气走上工作岗位。在精神科这个特殊的世界里,她一干就是23年。
公开报名:凡符合条件的报名者,请持《泸州市精神病医院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报名登记表》、毕业证、有效身份证、相应专业资格证等,以上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学信网打印《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1份,1寸照片1张,到泸州市精神病医院组织人事部进行资格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