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是中医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之一,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主产内蒙、新疆、甘肃。药性:甘,平。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本人有幸看到了三个产地的甘草,却发现现阶段甘草的性味不仅仅只是甘平这样形容的简单,口尝后味道是明显的差别,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身边医药】第57期导读:红花,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干燥的管状类花卉,它的花片长,色泽鲜红,质感柔软。红花药用价值高,药用历史已有一千多年,还有什么药用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大家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红花Honghua【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
南朝有一个名医,叫陶弘景。他不仅是著名的医药学家,还是有名的道士,文学家。他从小聪明过人,学识渊博,早年便入宫为官。在他36岁时,因想回归大自然,过田园生活。便辞官入茅山隐居。他治疗的病人很多,各种各样的病人,几乎张张药方中都少不了一味甘草。
儿茶、肚液散、甘安合剂、地锌油……这些药名,老厦门人是不是很熟悉?它们都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院内自制制剂,价格多在10元左右,最贵的35元,最便宜的只要三四元,却是难得的好东西,常有患者不远千里前来求购。
今天讲讲赤芍,清热凉血药里常用的一种。很多人在开处方的时候分不清该用赤芍还是该用白芍,跟纠结于用姜半夏好还是法半夏好一个道理,今天讲讲赤芍,讲完大家就知道赤芍与白芍具体用在治疗什么类型的疾病了。赤芍,是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
潮汕人向来有喝“青草水”的习惯,许多人家平日会不时叮嘱孩子到街上凉茶铺饮碗凉茶,或者买一些“青草”回家煲。这些草药,受天地之正气、吸日月之精华、集山川之灵韵、涵雨露之化毓,洗去我们肺腑的浑浊,冲刷我们胆囊的寒弱,涤荡我们脾脏里的燥火,疏通我们经络的郁结,是不可多得的良药。
来源:中原新闻网最近,不少人在网上晒出显示阳性的抗原,称“二阳”后仍出现鼻塞、咳嗽、味觉消失等情况,但比第一次症状要轻。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胡主任表示,“根据临床观察,二次感染的人群总体比第一次感染表现的症状要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