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藏补好阳气,可以更好地抵御风寒湿等外邪,也有助于五脏六腑高效地运作。进“九”后,虽然天寒地冻,但是自然界的阳气已升,我们要像农民培育幼苗一样,精心呵护,使阳气的“火苗”逐渐壮大、充盈饱满,发挥祛病护体之效。
今天啊,给大家分享三个中成药,帮你补足全身阳气,除掉一身寒湿!《黄帝内经》里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对于人体来说,就像是太阳一样,要是没有阳气,人体就会失去温暖和生机,容易有寒。
其实根据我这么多年的临床经验来看,补阳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是阴中求阳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景岳全书》中提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则化生无穷”,意思就是,在大量的补阴的药物加入一点补阳的药物,这样就可以助长阳气之势,从而使阳气得到很好的补充。
你平时有没有比别人更怕冷,手脚冰凉,经常感觉很疲惫,没有精神,怎么睡都睡不够,脸色苍白没光泽,消化功能也不行,容易出现腹泻,大便不成形,甚至里面还夹杂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夜尿增多,尿量也增加了,男性朋友可能还会出现阳痿、早泄、遗精这些问题,女性朋友则可能会有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之类的情况。
我前几天接诊了一个患者,男,45岁,他不知道为啥,经常出现泄的现象,而且腰酸腰疼,头也昏昏的,他刚开始觉得,可能是自己年纪大的原因,也就没有放心上,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开始出现新的问题,就是手脚发凉麻木疼痛,手脚也逐渐不灵活了,以至于现在走路都有些困难,脱了衣服一看,四肢肌肉明显萎缩了。
人的脏腑必须呆在一个温暖的环境里才能正常工作,而阳气就像太阳,如果阳气不足,那体内就会跟冬天一样,冷飕飕的,这时各种病就容易被“冻”出来了,小到怕冷、手脚冰凉,大到关节炎、颈椎病、结节、囊肿、肌瘤甚至是心梗和脑梗等等。
现代人大部分都有这样的毛病:总感觉自己的肚子胀胀的不知道饿,食欲不佳看到什么都不想吃,但是真的不吃吧,胃里又难受,不是那种剧烈的疼,而是那种隐隐地连绵不休的疼痛,但是稍微多吃一些,又感觉肚子撑胀难受不消化,睡觉还喜欢流口水。
大家好,我是沈医生,阳气就是人体的太阳,如果阳气不足,不能温煦五脏六腑,那我们脏腑,肌肉骨缝就会被风寒湿侵袭,出现各种寒痰瘀毒,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怕冷,手脚发凉,关节肌肉疼痛,以及各种胃炎,肺炎,关节炎,甚至寒痰瘀毒凝结出现各种结节,囊肿和肌瘤,因此今天就给大家分享6个中成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温阳散寒,除湿化痰瘀!
阳气是生命之火,如果阳气不足,人就会百病丛生,乃至生命不存。所以日常我们不仅要护阳、温阳、通阳、养阳,而且治病用药中避免伤阳。而在众多补阳药中,附子、干姜、肉桂三味最为有名,是千古医圣张仲景补阳方中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