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名词、数词的活用。从形式上讲,是形容词或名词或数词用作谓语并带宾语;从语义上讲,是主语主观上(即思想上意念上)“认为(觉得)宾语怎样”或把“把宾语当作(看成)什么”的意思。表示意动的形容词、名词、数词叫意动词,它后面的代词、名词或名词短语则称为宾语。
不论是主谓关系还是主谓宾关系,形容词处于谓语位置,有时后面带了宾语,如果是主谓关系,谓语是形容词,主谓关系后面一定不能接宾语,或者根据语境需要一个动词作谓语,谓语为动词的时候,为主谓宾关系,也就是说谓语是动词词性,后面一定要接宾语。
本文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题目是编者加的。本文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答,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文中以梁惠王“爱民”而国未见强的困惑为切入点,设喻作答,对梁惠王循循善诱,解其惑而释其疑,巧妙地阐述了他仁政为治国之本的政治主张。
大道之行也一、课文翻译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注释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为:是,表判断。与:同“举”,推举。修:培养。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