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读者君的朋友们注意啦!今年的《读者》订阅活动已经开始,除了《读者》之外,还增添了《读者·校园版》可供订阅。不用跑报刊亭,也不用跑邮局,每个月快递送货上门,把心爱的杂志送到手上。在外工作的朋友,别忘了也给爸爸妈妈们也订上一份哦!
要退休了,离开一个城市去到另一个城市,有些东西是需要狠心地去“断舍离”的,在下号称曾经也是一个读书之人,对家里藏书的舍留着实有些为难,电子化、网络化的时代,真正拿起书本进行阅读的人少之又少了,家里积攒了几十年、从遥远的宜昌来到蓉城时都没有舍得丢掉的一批《读者文摘》,今天还是有些割舍不下,最近清理了一下,并进行登记造册,居然有253本!
中新社兰州8月13日电 (记者 闫姣)“耗时5个月翻译和排版校对,《读者》杂志‘敦煌号’首期英文版和俄文版于今年8月正式出版面世,目前中、英、俄三个版本已各印刷1000册,投放至敦煌莫高窟景区,供海内外游客阅览、购买。”读者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侯润章13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曾经最爱看的是《读者》,每期必买,《读者文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的精神粮食。《读者》创刊初期叫《读者文摘》,它与美国的《读者文摘》同名被美国那家告以侵权才改名《读者》。它是读者的心灵鸡汤,它让我从浮躁变得沉稳、从冷漠变得关爱、从脱口而出变得深思后语。
每一个爱读书的人,对《读者》一定不陌生。自1981年创刊以来,四十年间用众多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爱读、爱书的人。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记忆中的《读者》,是每隔两周冲去报亭的身影,抑或是灯光下央求妈妈读故事的夜晚。
读者外滩旗舰店外景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下同虽然,读者外滩旗舰店将于9月17日谢幕,但是,他们与社区、企业合作的公益性质的“读者小站”“读者书房”,以及“书店+美育”模式的加盟书店,正在蓬勃发展,相关文化服务依然继续——读者书店会“再见”,但是与读者会以更丰富的形式“再见面”
12月1日,2024读者·领读者大会在兰州读者出版集团总部开幕。大会邀请了张平、阿来、叶舟、俞敏洪、陈行甲等著名作家、专家、学者齐聚线上线下,分享人生路上的阅读故事和读书经验,带动更多人从读者向领读者转变,探析阅读教育发展趋势,传播前沿阅读理念与方法,让阅读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