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2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和第一大生产国,机器人产业跑出“加速度”。正在举办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众多人形机器人整机展品集中亮相,让很多以前在科幻电影里才能见到的场景变为现实。
极目新闻记者 黄永进3月8日,极越获颁中国光谷首张L3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可在指定区域开展有条件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极越将持续提升智能驾驶研发的创新力和硬实力,同时也将助力武汉市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发展和示范应用的落地。
人形机器人井喷前夜去年10月,工信部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对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给出很高的预期,称其“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人形机器人正在经历从落地到量产的跨越。
【今日导读】 英伟达将展示全新解决方案加速机器人技术突破 Mate70系列预约数已超670万台,供应链团队正在加班加点 全球低空飞行市场推动2035年固态电池需求达302GWh OpenAI与科技企业又一新合作,推进细分领域人工智能应用 该材料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国内已有厂家将
成都起飞,密集的航线经纬交错,它们连接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城市。向东,抵达日本和北美大陆;向西,串联起印度、中东乃至遥远的欧洲“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累计飞行320余次,总行程达到了惊人的55万公里。这张行程轨迹图和这两个数字,几乎构成了过去两年李耀的生活全部。
北京日报记者 孙奇茹2025年,北京外卖骑手深夜急送到市民家里的药品,将有可能来自机器人值守的24小时药店。消费者在平板上点选所需的药品并下单,机器人随即移动脚步,“目光”锁定货架上的药品,再用右手的吸盘准确抓取,放置到左手用两指夹着的购物篮里,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倪雨晴 深圳、东莞报道6月21日,乐聚人形机器人夸父与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来了一场人机对话,夸父识别需求,准确完成击掌和递水等互动演示。实现这一能力正是基于盘古大模型的赋能。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新闻】12月13日,比亚迪发布的一则招聘信息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公司宣布将面向2025届全球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招聘具身智能研究团队,此举标志着比亚迪在具身智能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布局。
与此同时,Figure AI在近期完成6.75亿美元B轮融资,引领了人形机器人发展浪潮。而在大洋彼岸,A股上市公司昊志机电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公司将原先的机器人事业部独立设为子公司,布局涵盖谐波减速器、无框力钜电机、驱动器、控制系统、六维度力钜传感器、刹车机构、编码器、电磁快换模块、关节模组、末端执行机构以及RV减速器等机器人领域核心部件。
百公里加速3秒多,快充30分钟左右续航可达400公里,并实现整车智能化。科幻的外表、强劲的动力、智能的电控,把科幻放进现实的“两轮机器人”淄博造!8月7日,达芬骑动力淄博智能制造基地在淄博综合保税区落成,首台DC100小批量试制车正式下线。
语音对话,机器人即可准确拾取桌上物品;输入指令,机器灵巧手像人手一样活动自如……近日,记者走访深圳多家机器人企业,科技感与未来感十足的场景映入眼帘。在智能机器人赛道上,深圳企业正发力创新,在技术快速迭代中不断实现创新突破。
每经记者:蔡鼎 每经编辑:高涵从小众到大众,人形机器人的前景预期不断提升。此前,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封面文章,汇集并筛选了200项“2024年最佳发明”。其中,人形机器人登上封面,被称为2024年最伟大发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