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过两周尿管摘掉后,咱们就去北京大学看看。”金秋10月的北京,秋高气爽,在医院住院治疗了四个多月的“折叠男孩”姜延琛,在10月8日这一天终于拆下了固定牵引用的头盆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王宇为了鼓励姜延琛,与他做了这样一个约定。
王宇拿着姜延琛脊椎的3D打印模型在为记者讲解,图中的脊椎模型是姜延琛第一次手术后的形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刘昶荣/摄做第二次手术之前的姜延琛。第一次手术前后的对比。姜延琛第一次手术前后的CT扫描图对比。脖子后仰近180度,头紧贴着后背,头和背之间的缝隙只有一只手的厚度。
10月19日“折叠男孩”姜延琛结束了长达5个多月的第一阶段治疗顺利出院姜延琛与王宇医生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护人员依依惜别返回家乡山东德州时隔5个月再见到延琛 外婆既欣慰又心疼坐到延琛身旁抚摸着他的颈托经过第一阶段的治疗延琛的颈椎部位从反向折叠恢复近90度姜延琛的妈妈于梅英说“后
会诊00后“折叠男孩”姜延琛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王宇翻阅了大量文献,但并未有太多收获,因为没有相似的先例,“这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的治疗。”并最终确定了相对保守的缓慢牵引方案。主治医生王宇和“折叠男孩”姜延琛。
有人说这没什么,很多舞蹈演员和杂技演员都能做到,可那些是一时的,山东的姜延琛已经承受了十几年。很明显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他也因为姿势怪异,身体呈现Z字,像个折叠桌,因此网友给他起了个有趣又无奈的绰号——折叠男孩。
近日#跪着上课考上大学的00后折叠男孩#话题冲上热搜“折叠男孩”的故事感动了众多网友5月17日00后“折叠男孩”姜延琛抵达北京准备治疗自己“折叠”的身体赴京前,妈妈为他加油打气“回来咱就用不着轮椅了你就溜达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