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史威韡)用抗生素后一周内不能喝酒,这已成常识。但市民李先生没想到,停药10天后喝酒,仍引发乙醛中毒,差点丢了命。李先生32岁,因为感冒,1月下旬注射过头孢。遵医嘱,他停药后一直滴酒不沾。
(通讯员 陈敏 陈舒 长江网记者 吴晓敏) 打头孢后不宜饮酒近年来慢慢成为常识,但为何头孢与酒精不能相遇,许多市民并不太清楚其中的缘由,因而有些人偏要试一试。武汉市民王先生,一周前因感冒输入头孢,昨日任性喝酒险些送了命。
年关将至,酒局少不了,都说“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这句话不是唬人的!这是因为头孢类药物遇上酒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即中毒反应。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使用头孢类药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会导致人体内的乙醛蓄积而引起中毒反应。
都说“头孢配酒,说走就走”。7月15日晚,武汉一男子打了头孢后特地等到隔天晚上喝酒,却还是出现双硫仑反应,被送进医院急诊。医生提醒,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及其他可能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时,用药前3天及用药后7天内禁止饮酒和食用含酒精的药物、食物等。
一、喝酒后多长时间可以使用头孢类药物?正常情况下饮酒24小时,酒就能被代谢,如果一次性饮酒过多或/和肝功能不良,酒很可能要4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被代谢。所以出于安全考虑,最好在饮酒48小时后再使用头孢。二、使用头孢后多长时间能饮酒?使用头孢后多长时间能饮酒?
今年元旦,30多岁的李先生和朋友聚会时,一瓶啤酒下肚,突然感觉喘憋、呼吸困难、浑身出汗、头痛、恶心,送到医院抢救,心率过快。接诊医生详细询问病情,原来李先生近日感冒,正在服用抗生素,酒精和抗生素在体内发生了相互作用。“头孢就酒,说走就走”的说法绝非是危言耸听。
但若是自身的肝脏功能欠佳,代谢比较缓慢,则在一周后喝酒吧,确保健康,避免中毒。1、头孢类药物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和血小板功能障碍,如果在头孢输液后发现血小板减低,就要首先排除是不是使用头孢类药物引起的,严重的更是要通过骨髓穿刺来检查。
眼下,正是喝啤酒吃烤肉的季节,在畅饮的同时,医生提醒,服用头孢类药物者千万别饮酒,因为酒精会与头孢作用,在身体内产生中毒反应。如果身体有恙正在吃头孢类、磺胺类等药物,要间隔7天以上等药物代谢干净后再喝酒,否则后果很严重。
网络图“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虽然是一句网络用语,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很多头孢类抗生素遇上酒精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反应严重程度与药量、饮酒量及个人体质相关。有时“头孢就酒”之后没事,可以说是万幸,杭州萧山的袁大伯就因为头孢配酒,到鬼门关走了一遭。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这句话对于很多人,特别是喝酒的朋友,都不陌生。江苏就有一位刘先生,因分手想不开,在喝了6瓶啤酒后又吃下2盒头孢,等警察赶到的时候,刘先生的脸色惨白、呕吐白沫、已经昏迷。连忙将其送至医院抢救才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