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正月二十五这一天要祭祀“仓神”,传说在古时候,人们认为天空中的繁星都是星神,每一颗星代表着一个神仙,“天仓”星就是天仓神,由于这颗星的名字与粮仓名字相近,所以就被人们奉为掌管粮仓的神仙,就是“仓神”。传说仓神的生日就是正月二十五,这一天大家要祭拜, 有些地方习俗做出像仓神的面人树立在囤前供人祭拜。
我们通常认为过了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其实,我国很多地方认为出了正月,年才真正结束。老一辈人认为,正月二十五的行为会影响全家一整年的财运,于是总结出了正月二十五填仓节,牢记:1不借、2不留、3要添、4要吃,添福添财。
这也是正月里的最后一个节。天津人会撕下贴了20多天的吊钱儿。还有吃干饭、熬鲫鱼汤的食俗。后来,每年到了这天,家家户户 “打囤填仓”,用填满仓谷的方式来感谢那位舍命救民的无名仓官,同时也表达祈盼物阜民丰的愿望。
【主持人上像: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是民间祈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的节日,也是正月里最后的一项民俗活动。正月二十五这天在柳林县家家户户捏仓官、点油灯,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正月二十五一大早,柳林县陈家湾镇龙门垣村的高蝉英一家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一天。
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本报讯财囤、钱囤、五谷囤……2月15日,正月二十五“填仓节”,这是中国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其习俗之一就是打囤。当日,我市部分市民在家早早开始打囤,祈求今年能够“大丰收”。当日一早,天还未亮,信都区的刘先生就拿着一堆硬币在地上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