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陈金伟众所周知,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在日常工作中,笔者也常常遇到一些体检者,因为发现尿中有蛋白而惶恐不安,担心自己患有肾病。更有甚者,不经咨询就擅自购买药物服用,增加了不必要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甚至给身体造危害。
尿蛋白高是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情况,但是很多人都不重视,导致后面危及肾脏才后悔莫及。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健康人的尿中也会有蛋白质,只是说它排出的量极少而已,通过常规检查一般发现不了或尿蛋白偶尔出现“+”号。当尿微量白蛋白超过30mg/L和/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50mg时,也算作是不正常的,即尿蛋白超标,也称为蛋白尿。
很多肾病朋友并不会把尿蛋白当一回事,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出现水肿与肉眼血尿的患者来说,平时“不痛不痒”也没有其它不舒服,如果不是因为看到了化验单上的尿蛋白“+”号或24小时尿蛋白检查结果超标,根本不知道它一直存在。
你好,蛋白尿是因为肾脏滤过能力变强导致的结果,往往见于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它只是肾功能评价的一个指标,根据其数值的大小分为轻中重度,一般轻度尿蛋白见于劳累、感染过后,如果尿蛋白水平过高,还应该参考血肌酐值,血肌酐值为133-177umol/L,表示肾功能处于代偿期;
仅有血肌酐升高,而尿蛋白不高或不太高,或许认为病情并不严重,事实上患者的病情也可能已经比较严重了,如慢性间质性肾炎缓慢发展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就可出现类似情况,其实患者的两个肾脏的肾单位已经超过75%失去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