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90年代末,有一次单位组织到省内一景区游玩,看见街道两旁有卖当地纪念品和特色食品的商铺,随意走进一家,只见在墙角处堆放着十几本品相较差旧书,随便翻了翻,基本都是四书五经类的残缺本,缺皮少页的,其中有一本《顺天乡试闱墨》内容品相还可以,抬头问老板这些书怎么卖,回答“十元一本”,于是付钱买下这本。
对于喜好收藏的人来说,“捡漏”称得上是一种幸运,一种幸福,或者是一种成就,一种乐趣。“捡漏”之所以被视为收藏界的永恒主题,那是因为藏家有超人的见识和眼力,能沙里淘金,同时,因为见人所未见,自己也有一种独享其乐的快感。
最近,我发现一个颇为有趣的事情,身边越来越多人开始用闲鱼了。此外,去年还有3000万95后用户涌入闲鱼。闲鱼整体95后用户占比超4成。用户数据的快速增长背后,是中国闲置经济的广阔前途,而闲鱼,有望成为这一路途上的领军人,让小黄鱼游进千家万户。
“别人用不到的优惠券‘我’用刚刚好;交换、买卖各种盲盒和明星周边以及小卡;低价买到的95新手机玩游戏丝滑不发烫……”。近年来,随着消费意识的升级、环保理念的推行,闲置用品出售交易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包括电子产品、生活用具等。
某电商平台营销经理赵学兵说,这是近段时间新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商家主打口碑传播、市场下沉,将营销经费让利给个人,但也不排除先涨价再打折等“假优惠”。“在相关营销返利平台上,每个人都能找到优惠券,你也可以和他们一样拉个群、创建个公众号,其实就是全民带货。”网名为“橙子”的优惠券群群主说,他们每天会花费大量时间在多个返利平台寻找合适商品,同时研究平台优惠规则,“很多人没时间也不愿意研究这些,我们就挣个辛苦钱。你们得实惠,我们挣佣金,大家双赢。”少点套路:网购能否别复杂。对于“捡漏群”“羊毛群”这一网购新生事物,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互联网零售的又一发展趋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有消费者表示类似事物让互联网购物越来越复杂,期盼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