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是平凡无奇的一年,但那一年,对全体中国人而言,却是可以让被阴霾和乌云笼罩的心灵为之群情振奋的一年。当时已届不惑之年的数学家陈景润,在《中国科学》上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旋即引发了世界的轰动。
有这样一位80后中国小伙,毕业于北大,赴美留学后为回国发展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美国“绿卡”。甚至高中还没有毕业,许晨阳就直接被保送至北大数学科学院,但许晨阳志存高远,从来没想过止步于北大,别人用4年时间才能修得学士学位,到了许晨阳这儿,满打满算才用了3年时间。
“译林·大师”系列新书之《一位数学家的历险:乌拉姆自传》,近日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斯塔尼斯拉夫·乌拉姆为近代十大数学家之一,以集合论、遍历论、数论等成名。他参与提出的蒙特卡罗法影响重大,至今已遍及计算机等众多领域;他提出的泰勒-乌拉姆构型对氢弹的成功制造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拥有中国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欧洲科学院、法国科学院、葡萄牙科学院五个院士头衔,是中国现代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从教六十余载,耄耋之年仍不离讲坛,一直以“言传身教,教学相长”作为自己教学上的座右铭。他就是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李大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