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之城的智能中枢走进“雄安之眼”1月18日,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师苏东垚在中心内巡检。 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雄安新区有三座城:地下一座城、地上一座城、“云”上一座城。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就是为建设数字城市、打造“云上雄安”提供重要支撑的中枢“大脑”,被称为“雄安之眼”。
《中国向新而行 云上之城的智能中枢:走进“雄安之眼”》央视最新报道聚焦雄安这里↓↓↓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外观呈拱形和水中的倒影相呼应远远看上去像一只美丽的眼睛它有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做“雄安之眼”这双智慧的眼睛见证着雄安的变化和发展雄安是全国首个全域实现数字和现实城市同步建设的城市数字技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七年前,也就是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对外公布。7年来,这座“未来之城”的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拔地而起,建设中的雄安如何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01:22“云上雄安”看得见摸得着。 视频拍摄、制作:澎湃新闻记者 张婉茹(01:22)如今的雄安新区“塔吊林立”,而在肉眼看不到的数字空间中,一座云端的“数字雄安”也在同生共长。设立之初,雄安新区就提出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的理念。
记者5月15日从河北雄安新区召开的《雄安新区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管理暂行办法》政策解读会上获悉,雄安新区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审批系统植入多项AI模型,有望实现施工许可24小时“不打烊”自助办理。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日前印发了《雄安新区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管理暂行办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7年来,雄安新区拔节生长,新区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扎实推进,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夜晚的雄安之眼一角红网时刻新闻5月27日讯(记者 王杨)要问未来之城雄安的打卡地标在哪里?雄安之眼必有一席之地。打开社交媒体小红书搜索雄安,阅读量最多的莫过于雄安之眼,这里是雄安城市计算中心,也是整座城市的“大脑”。
中新社雄安4月2日电 题:雄安新区设立7周年:“雄安之眼”管窥新城发展中新社记者 陈林从“一张白纸”到“雄姿初显”,雄安新区设立7周年之际,中新社记者再次走进这片热土,透过“三只眼睛”,管窥新城未来。此间的白洋淀,淀内碧波如镜,岸边绿柳映湖。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2024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展览会对外开放。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供图河北经济日报讯(记者 弓幸民)六大展区、3000+工业设计精品、总面积超10000平方米……9月19日,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展览会在雄安新区绿色建筑展示中心拉开帷幕。
央视网消息: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区域,7年多来,雄安新区地上、地下、云上三座新城已初具规模。40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500多公里数字道路四通八达……雄安新区已实现了从“一块地”绘就“一张图”变为“一座城”的华丽蝶变。
应用场景多,这款机器人有“超能力”——走,去逛工业设计展①9月20日,由河钢数字自主研发的四足巡检机器人在进行操作运行展示。河北日报记者 耿辉摄跳跃、奔跑、翻滚、侧移……9月20日,在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展览会未来设计场景汇展区,一款造型可爱的四足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韩梅 通讯员 李质超 苏晓瑞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数字道路上,一辆智能汽车正在测试运行,实现自动跟车、变道、停车;在碧波荡漾的白洋淀,智慧监测体系,助力白洋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智慧工地、智能接驳、无人超市、数字资产交易……“雄安之眼”在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
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康晓博 纵览新闻记者张培培、刘世鹏)12月11日,“燃情冰雪 共赴未来”主题采访团走进雄安城市计算中心,近距离体验“云上雄安”的魅力。雄安新区在规划阶段,便提出了地下一座城、地上一座城、“云”上一座城的建设理念。
央视网消息:七年前的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对外公布。从蓝图到实景,七年来,这座“未来之城”的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拔地而起。建设中的雄安如何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地上 地下 云上”三座城的探索与实践进展,到哪个阶段了?
老刘是刘瑞君,小刘叫刘森,父子俩是容城县白塔村人,和雄安各有一段特殊的情缘。12月16日是周六,记者找到了正在单位值班的刘森。小伙子不到30岁,精神、干练。翻出一张照片,他讲起了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时刻。“这是我代表公司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领奖时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