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作品《自我突围》封面。近日,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首部作品《自我突围》出版发行,并引起社会关注。澎湃新闻注意到,这本书分收集了施一公的50余篇文章,内容涉及他的家世故里、成长足迹、生活百味,也呈现了他的育人之思、科教心得等。
施一公 西湖大学供图4月24日,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首部著作《自我突围》新书分享会在杭州举行。“我写这本书有三个动力:一是让大家了解真实、全面的我;二是日子过得越久越喜欢回首往事,想记录下来;三是私心,想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了解西湖大学。”施一公在现场表示。
2023年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伴随着暮春时节,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于杭州拉开帷幕。4月24日大会召开期间,中信出版集团联合大象出版社举办了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的新书《自我突围》发布会。
去年10月的一场马拉松,当天人潮涌动,这是疫情下为数不多的能正常举办的几个马拉松比赛。准备起跑时,主持人一一介绍出场的嘉宾,我听到她念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顿时颇为好奇,会有哪个院士对马拉松感兴趣,于是竖起了耳朵听,接下来主持人接着念到,“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我有些激动,今天要与施校长一起跑步了。
在逐梦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怀揣着理想前行。但是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我们总是会经历磨难与挫折,坚持理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看来,唯有不懈追求自己的理想,才能极致地感受生命的精彩。“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施一公首部作品《自我突围》出版。
黑框眼镜、灰色毛衣、标准微笑,封面上的中国科学家看着亲切又自信。“希望用这本书让朋友们了解一个真实、全面的施一公。”4月24日,在浙江展览馆举行的施一公首部作品《自我突围》新书分享会上,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和在场读者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史和人生感悟。“什么是理想?
□薛世君《自我突围》是施一公的第一本书,从书的内容来看,有着浓厚的自传色彩,让我们有机会一窥这位著名科学家的内心世界和真知灼见。书的字里行间饱含对祖国、母校、故乡、亲友、师长、学子的深切情感,对理想和对科学精神的韧性追求,以及对教育行业的热爱与奋斗。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见习记者 王宁宁本报讯昨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回到郑州,作为嘉宾出席“书香河南·名家伴读——施一公院士读书与成长分享会”,讲述自己首部作品《自我突围》的创作历程和在老家河南的点滴回忆。
编者按施一公,1967年出生于河南郑州,生物学家,西湖大学首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自我突围》是他的个人首部作品,于4月17日在郑州首发。作者成长道路非常励志,该书是“一部值得阅读、值得细细品味的人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