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电视剧《天下长河》中陈潢的“束水攻沙”之策,深得康熙青睐。但是历史上,真正提出“束水攻沙”的是明朝的潘季驯,而且必须指出,潘季驯“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的方略,就治黄本身而言,其有相当的科学道理。
热播剧《天下长河》主角之一是号称“河伯投胎”的陈潢,他在康熙君臣前纵论黄河治理时反复提到一个前辈,一个与大禹、李冰并称的人:潘季驯。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他有着怎样的治河故事?《天下长河》中的陈潢形象嘉靖四十五年(1566),明世宗驾崩,明穆宗即位,年号隆庆。
张鹏翮[hé],四川遂宁人。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身仕康熙、雍正二朝。历任苏州知府、兖州知府、河东盐运使、浙江巡抚、刑部尚书、河道总督、吏部尚书等职,官至大学士。他是清代著名廉吏、治河专家,一生为官五十载,始终保持清廉本色,康熙帝褒之为“天下第一清官”。
张鹏翮,字运青,号宽宇、信阳子,四川潼川州遂宁县黑柏沟人。清康熙九年进士,历任江南学政、河道总督、吏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等职,时称“遂宁相国”,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无出其右”,雍正誉其“志行修洁,风度端凝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
康熙15年,里下河七州县爆发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暴雨倾斜、雷电轰鸣,闹市成泽国。部分百姓抗洪的意志衰退了,有妇女在道旁烧纸钱,一边哭一边提醒幼女,要记住靳辅,但不是记住他的好,而是要记住正是他组织丈夫去抗洪,并让其牺牲在了抗洪前线。
随着《天下长河》的热播,剧里人物的特征也越来越鲜明,有着志于治河的一方巡抚靳辅,也有着长于治河的转世“河伯”陈潢,还有互相背刺阴阳的“琉璃蛋”与“老索”。但是其中“进士出身,钦赐桃源县县令于振甲”的人物形象刻画鲜明,让人又敬又恨,更深入我心。我敬他,因为他体恤民生、关爱大众。
康熙听政以后,治理黄河是他自己所列的 三大要务之 一 。这是因为,黄河在江苏淮阴附近与淮 河、运河交汇,这一带经常泛滥,仅康熙元年 至十六年,黄河大的决口六十七次,不仅使河 南、苏北广大地区深受水患之苦,且严重影响 漕运。
《老残游记》面世后,人们很难把它归入已有的小说类型,它包含了世情、志怪、传奇、武侠、公案、言情、修仙等多种小说元素,鲁迅先生总结《老残游记》和《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等小说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新的类型:谴责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