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云德先生和他的小说已不可考,但最早接触他的作品——杨田荣先生的评书《沸腾的群山》肯定是在1970年代,至今仍然记得他那独具特质的声音和口技。读云德先生的小说时间也应该是在1970年代,但最早读的不是《沸腾的群山》,而是《鹰之歌》。
而东北—辽宁—鞍山这块文化版图,既是新中国工业的重要奠基地,又是孕育新中国红色工业文学的一片沃土。倘将后者定位于中国当代文学史,无论是回顾过往的创作实绩,还是着眼当下的史论书写,辽宁文化工作者落笔钢都鞍山,均自成格局、独有优势。
............................................................................................................................................
............................................................................................................................................
“文革文学”是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等多重因素畸变合力作用的产物,其有萌生的时代诱因和文学土壤,在“三突出”这一文艺方针统领下,“文革文学”形成了带有深刻时代印痕的叙述风貌,成为政治激进派树立政治典范的器具和实现权力欲望的跳板,即便是受到围剿的“毒草”文艺也是带着某种时代性的政治倾向,显露了文艺是政治提线木偶式的悲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