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大连国际邮轮码头迎来复航后首艘大型国际邮轮“翠德丹”号。近一段时期,无论是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完成首航,还是此次国际邮轮抵达大连,邮轮旅游越发受到关注。业内人士表示,邮轮旅游加快复苏,有力推动了邮轮产业自身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协同发展。
央视网消息:3月以来,多艘国际邮轮停泊我国大连、福建、上海、天津等码头,邮轮出游人群络绎不绝,消费活力尽显。在大连国际邮轮码头,一艘始发自美国的国际邮轮缓缓靠泊。来自47个国家的2000多名旅客和船员将开启他们在中国的旅行,这也标志着大连港国际邮轮业务正式恢复。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消费报道 记者 刘晓旭】在全球邮轮市场持续回暖的背景下,中国邮轮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随着一系列国家及地方政府密集出台的扶持政策相继落地,邮轮产业正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
吹海风、看海景,赏异域风情;吃烧烤、品海鲜,享丰盛餐食;听相声、看话剧,感受文化魅力……今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以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广受游客青睐。截至6月15日,“爱达·魔都号”已经完成39个航次,累计搭载15万多名乘客,占同期全国邮轮旅游人数的50%。
编者按 邮轮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对推动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邮轮旅游行业“春来水暖”,国际邮轮纷纷奔向中国邮轮市场,邮轮经济持续升温。
本报记者 邱海峰今年1月1日,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出发,开启商业首航。 计海新摄(人民视觉)邮轮产业发展情况如何?怎样让国际邮轮更好享受通关便利?还有哪些举措推动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城市报】在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上演出的《爱达山海经·奇幻之旅》亲子互动舞台剧。爱达邮轮供图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游轮航行在海上。皇家加勒比供图2024年,邮轮市场热闹非凡,这一年,国产首艘大邮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也是国际邮轮正式回归中国市场的第一年。
新华网天津4月13日(记者 宋瑞)刚过去的这一周,中国北方最大的邮轮母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陆续迎来3艘国际豪华邮轮访问;今年3月初,亚洲第一邮轮母港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自2018年硬件升级以来首次实现“四船同靠”的盛景……随着我国邮轮旅游行业“春来水暖”,国际邮轮也纷纷奔向中国邮轮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成功商业运营,华夏国际邮轮公司正式成立,皇家加勒比游轮、MSC地中海邮轮等国际邮轮公司重启中国航线,招商维京邮轮开创入境游新模式,蓝梦邮轮、东方邮轮等民营邮轮企业逐步树立品牌竞争力……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邮轮港口全面复航工作如火如荼。
资料图:今年5月,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迎来“三船同靠” 杨建正 摄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日前,在“2024中国邮轮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24)》。
“邮轮即是目的地”乘坐一艘邮轮,仿佛入住一座海洋中的星级酒店,在欣赏沿途风光之余,可以在船上游泳、桑拿、打球、狂欢,或站在甲板上看日出日落,听海鸟啼鸣,任海风拂过脸颊……“邮轮即是目的地”,这是邮轮旅行的独特体验。
一些国际机构近期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全球邮轮业呈现稳定复苏趋势。国际邮轮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邮轮客运量达到3170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7%,2024年整个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客运量将增加至357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13%。
核心阅读伴随着国际邮轮复航加快,邮轮旅游热度走高,今年上半年,我国邮轮旅客运输量约50万人次。国际邮轮纷纷加码中国市场,离不开通航环境、通关体验改善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本土邮轮企业逐步崛起,也为我国邮轮产业注入发展新动力。
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元旦,身系敦煌飞天彩带的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从上海出发,开启了它的商业首航。之后伴随着内河、沿海、日韩等传统航线全面复航,东南亚等新航线的开发,我国邮轮旅游市场热度持续回升。
新华社天津10月19日电(记者毛振华、杨文)国际邮轮频频造访,中国超过150家高校培养邮轮船员,上千家国际旅行社开展邮轮业务……17日到18日在天津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邮轮市场正在强劲复苏、全面复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