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老师再回厦大了。——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院长。高研院院长和执行院长。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作品,并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前言语言是一门学问,看文化人交流,那更是学问中的学问。前排左一为易中天,1947年出生2005年,易中天开始在《百家讲坛》中向大众讲述历史,因为说话实在是通俗、生动接地气,最后愣是凭借这一点,在当时的年代就聚集起了大量粉丝。
三月份,很久不在微博里提三国时代的易中天,在粉丝的追问下,再一次聊到了相关的话题。他说:“当今国际形势与春秋战国不同,也与三国时期不同。拿本《三国演义》就来指点江山,玩玩可以,当不得真。当了真,轻则打脸,重则会被打得满地找牙……”
上世纪60年代初,湖北武汉,一家普通的照相馆内,正上演着一幕温馨的家庭记忆。他的三个儿子,仿佛是命运的精心雕琢,个个继承了父亲的优良基因,眉宇间流露着不凡的气质,尤其是站在后排的长子易中天,更是鹤立鸡群,那份超越年龄的自信与少年特有的朝气,仿佛预示着未来不凡的成就。
他曾是中国最杰出的学者,也是央视《百家讲坛》的开坛论道者,曾是“易式主持”的开创者,他就是易中天,然而这位曾经光鲜亮丽的学者,却接连被博士生怒轰,从万人敬仰到跌落神坛,时代留给易中天的似乎只剩下高材生的唾弃,他本应该是中国离世界的骄傲,为何最后沦落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