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8日讯 无需手术也能安全快速溶栓,完成心血管疾病(血栓)的靶向治疗。近日,武汉理工大学研制出可溶栓纳米机器人,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这项革新性研究成果刊发于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1纳米是10的负9次方米。
“由血栓造成的血管阻塞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我们在与临床医生交流时了解到,目前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好。虽然有专门的药物,但其副作用大,容易造成血管出血。所以我们一直在想,能不能把药物精准地送到血栓附近,有的放矢地给药。
中新网南京3月12日电 (徐珊珊)南京邮电大学科研团队近日研发出一种DNA纳米机器,其具备自动寻找血栓并进行精准递药的能力。相关研究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材料》,有望为治疗心梗、脑中风等疾病提供新方案。
中新社武汉12月24日电 (马芙蓉 黄玲林)记者24日从武汉理工大学获悉,该校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科首席教授官建国带领团队,研制出可注射溶栓纳米机器人。这意味着,未来,外科医生通过向病人注射纳米机器人来治疗心血管相关的疾病,有望成为现实。
助力家务的服务机器人协助手术的医疗机器人进厂打工的制造机器人下田务农的农业机器人……能人所能,为人所为也能人所不能,为人所不为五一劳动节新华社“百闻不如一见”栏目带你看神奇机器人在“新工位”上的新作为DNA纳米机器人:自动跟踪、消灭血栓今年3月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材料》发表的论文
加快把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打造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10月22日至23日,2024年武汉市创业十佳大赛暨“创客中国”武汉市决赛举办,精准医疗生物纳米机器人、心血管创新医疗器械、控温核“芯”等一批“前沿科技”竞逐赛场,为这场已举办15届的武汉创赛再开新篇。
在科幻电影的精彩世界里,《蚁人》无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微观尺度下的奇妙冒险。当人体缩小到 1/70 时,散热面积会急剧减少至 1/5000,而产热的身体质量更是会锐减为 1/35000,如此一来,身体就不得不极大地提高新陈代谢速率,这意味着每天需要摄入与自身体重相当的食物才有可能维持生命的基本运转。
新 · 发 · 现中国科学家发现银河系比想象中更大中国科学家近日利用APOGEE近红外恒星光谱巡天数据分析,首次重构了银河系从内到外完整的恒星径向密度分布,直接测量结果显示“银河系比之前假定的更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
现在,在纳米级的尺度下,一场“特洛伊战争”正在打响:利用特殊纳米技术构建的纳米机器人,携载着药物在血管中穿梭,识别到肿瘤血管时,纳米机器人就仿佛“特洛伊木马”一般,将药物“伏兵”在肿瘤血管内精准释放,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其缺乏营养供应并最终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