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广州接连监测发现猴痘病毒感染病例。那么,猴痘严重吗?有哪些临床表现?有哪些传染源?治疗效果如何?能自愈吗?一起了解!认识猴痘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
猴痘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6月15日发布的《猴痘诊疗指南(2022版)》中,对猴痘的定义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 一项最近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新研究显示,猴痘病毒可能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人群中传播且不断进化,以逃避人类免疫系统。此前医学界一直认为,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猴痘病毒是一种D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该疾病以往主要在中非和西非地区流行。
来源:健康中国 近日,北京、广州等地接连监测发现猴痘病毒感染病例。什么是猴痘病毒,如何传播?重点人群怎样做好监测报备?出现哪些症状须及时就医?针对社会热点关切,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日前组织专家接受记者采访,专门作出回应。
顾名思义,猴子、非人灵长类、啮齿类动物、人类等均会感染,而且相互之间可以传播。2017年以来,全球多地开始报道猴痘病例,2022年11月1日,世卫组织发布声明指出,猴痘疫情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
来源:【人民健康网】近期,全球多地相继报告猴痘病例。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猴痘疫情防控工作,规范猴痘流行病学调查、接触者判定和管理、实验室检测等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那么,什么是猴痘?又该如何预防呢?
近日,北京、广州监测发现猴痘病毒感染病例。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邀请专家就“猴痘”的防治知识进行科普。普通民众接触猴痘病毒机会少 不必过于担心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以往主要在西非和中非地区流行。
8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界卫生组织自2022年7月以来第二次就猴痘疫情发出最高级别警报,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近日,猴痘疫情的扩散范围持续扩大,目前已传播至泰国。那么,猴痘有哪些传播途径?该如何防治?
央广网呼和浩特8月21日消息(记者田凤元 见习记者李春雪)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7月我国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比6月份106例明显增多。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是一类以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疾病。
近日,北京、天津、广州、湖南长沙、辽宁沈阳、陕西西安等多地发现猴痘病例,台湾首现儿童猴痘病例。据世卫组织统计,自去年猴痘全球疫情暴发以来,5岁以下儿童猴痘病例共计325例,0-9岁儿童猴痘病例中,仅有1例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