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三维模型、测量手术角度、精准预估截骨数据……在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展厅的入口,全球首款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ROPA,作为本届服贸会最受期待的融合创新成果之一,成为展会明星。骨科手术常被形象地喻为需要力量与精细技艺相结合的“木匠活”。
4月16日,在深圳举办的“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发布会暨学术论坛”上,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骨圣元化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首个国产髋膝一体机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
史赛克的创始人Dr. Homer Stryker是一名骨科医生,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发现市场上已有的骨科器械无法满足某些手术的需求,开始自行设计手术器械,并于1941年建立公司,专门从事该类手术器械的生产。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友婷阅读提示作为智能制造与智慧医疗融合的前沿科技产品,手术机器人正在革新传统的手术方式。在产品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企业不仅要考虑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以及市场接受度,更要满足严格的行业质量管理标准。
产品密集获批上市,多家公司冲击IPO,今年没有哪个医疗细分行业能比手术机器人更吸睛。19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披露,2021年以来,累计有超过20款的国产医疗机器人注册取证,产品覆盖腹腔、骨科、神经外科、血管介入、口腔种植等多个细分领域。
央广网北京5月1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4月29日,国际投资机构与独角兽企业创新与投资对接会暨2024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丰台平行论坛在北京市丰台区举办。近150家国内外独角兽企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齐聚一堂,共商创新发展。
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孟李艾俐。 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 资料图 2023年7月,一台藏区高原上的骨科手术,创造了一项世界新纪录——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日喀则,一个名为锟铻的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创造了全球海拔最高的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的纪录。
这项技术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罗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豫等组建攻关团队,历时十余年研制而成,成功将手术机器人应用于骨盆骨折复位手术,大幅缩短手术时间并提高成功率。
这个时代的创业者,从来不缺乏勇气和冒险精神。他们打破经验的束缚,突破心理的疆界,在怀疑与冲突中前行,用自己的方式闯入全新的世界。北京罗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应用在临床的骨盆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他们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原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