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包括两部分内容: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9月1日后,家长除了感受到周末、节假日、寒暑假都不准校外培训辅导机构进行文化课辅导外,由于”双减“政策的实施,在新学期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还会有一些新的变化:第一,书面作业变少了。
自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广西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瞄准政策落地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创新完善监督方式,综合运用多级人大联动监督、专题询问、专项督察、专题调研、跟踪督办等方式,对“双减”工作推进情况持续开展监督,形成环环相扣的监督闭环,督促政府相关部门把政策落实落细,切实让学生学习
据北京市教委消息,日前,为有效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指导作用,强化教育督导结果应用,大力推进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北京市教育督导问责实施细则》,首次对教育督导问责实施进行具体规范,将于2022年8月1日起实施。
2024年是“双减”政策落地第三年。和县统筹校内与校外、课堂与课后、作业与考试、学生与教师、家庭与社会等方面,坚持政府高位推动、学校扎实落实、教师积极实践,推动“双减”政策在和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业数量减少有效度“双减”之前,安徽和县第三中学学生的作业负担普遍较重。
教育部同日发文阐述《意见》出台的背景和过程,表示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一些问题导致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拉开了“双减”工作的大幕,力度之大,行动之迅猛,改革之彻底,前所未有!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同时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消除学科类校外培训中的各种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