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低价开出数码产品、物超所值、抢到就是赚到……快递量激增和盲盒经济的结合下,快递滞留件(因地址不详、电话停机等原因没有派送成功的快递)盲盒这种新产品可谓兼具了开盲盒的刺激感和“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诱惑力。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快递滞留件盲盒套路多,消费者上当容易捡漏难。
近日,网络上出现了“快递盲盒”热销的现象,根据卖家介绍,“快递盲盒”属于快递信息不全无人认领的“弃件”,售价大都在10-70元不等。销量较好的卖家月销量可达2000单。 “物超所值”?“抢到就是赚到”?
近日,有重庆网友在论坛爆料有人在网上卖快递盲盒,最低3元包邮,盒子里可能装有手机等贵重物品。他进一步指出,对于一些长期无人认领或者无法投递的快递件,也不允许开拆、隐匿或倒卖,“这些没有人认领或无法投递的快件,本质上不属于无主物,也不是抛弃物,任何人不得非法占有,否则就是侵犯他人物权。
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刘雪梅快递市场横行多年的“快递盲盒”乱象或将得到根治?4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快递何以变“盲盒”》,报道了韵达速递义乌北苑营业网点涉嫌违法售卖快递退件等问题。
“我仔细一看,盒子上面写的是‘快递盲盒,玩的就是心跳’。卖家号称,‘盲盒’是随机发送的,买家收到什么全凭运气。我一下子来了兴趣,马上在‘闲鱼’上搜了一下‘快递盲盒’,结果出现了很多卖家信息。有的号称‘3元包邮’,还有的批量销售,‘100元7个’。
不同于美妆盲盒、服装盲盒等有明确限定的种类,此前市面上出现的一种颇为随心所欲论斤卖的盲盒——“快递盲盒”,经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消费者抱着赌博心理购买的“快递盲盒”,实则商家清库存、牟取高利的噱头和手段。
最近,关于快递盲盒的热议不绝于耳。一时间,各种奇葩物品、稀缺宝贝、高价珍品通过盲盒的形式,让人们对其真实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置身于这个看似神秘又刺激的游戏中,你是否曾思考过快递盲盒背后可能隐藏着怎样的黑幕?接下来,一段令人震惊的焦点访谈暗访报道将为您揭开答案。
近期,各大网购平台、短视频平台以及夜市等销售途径都能看到快递盲盒的字眼,一时间兴起一股“盲盒热”。市面上一般分为玩具盲盒、文具盲盒到美妆盲盒、图书盲盒,甚至还有了机票盲盒、宠物盲盒等,商家不断变换花样吸引消费者。
最近,安徽、陕西等多地警方。最近,住在深圳坪山区的王先生收到了一个快递,里面是一个刻有二维码的水杯,王先生出于好奇,扫了一下杯子上的二维码,出现一个客服聊天画面,客服提示他,只要确认家庭地址,然后再扫码进微信群,就会再送他一袋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