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籍诗人阮氏梅娟。 受访者供图中新网南宁5月16日电 题:越南诗人阮氏梅娟:用诗歌架设越中文化交流桥梁作者 黄艳梅 玉庚鑫“诗歌是不分国界的,我希望有一天能把自己的诗歌全部翻译成中文,让中国读者了解更多的越南文化,用诗歌架起越中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界面新闻记者 | 叶青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每个周六,“文化周报”向你汇总呈现最近一周国外文艺圈、出版界、书店业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我们关注的话题是越南裔诗人王鸥行、外国出版业新趋势以及英国出版协会新调查。
胡春香的《汤圆》句句写汤圆,“又白又匀称”,还在沸腾的“山河”水中翻滚,制作的时候任人“搓圆捏碎”,但是中间的“心”却不能露出来。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这就是汤圆。然而更有生活经验的人,忍不住要陷入遐想。胡春香就是故意用汤圆比作女子,女人们虽如汤圆般脆弱,任人搓圆捏碎,但却坚持
她生动讲述中国故事积极传播中华文化收获20多万粉丝成为国际社交媒体网络红人她受邀多次参加“打卡中国”系列活动足迹遍布中华大地她的镜头记录了大美中国被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环球网、国际在线等主流媒体报道她是中越民心相通的交流使者是人文相亲的优秀典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新闻传播学院国
11月9日上午,参加第二届南宁国际诗歌周的诗人们走进蟠龙社区、广西民族博物馆和青秀山风景区采风。广西绚丽多彩的风情吸引了诗人们,他们表示,通过采风要挖掘南宁的宝藏诗意,写出一批有南宁特点的作品。诗人们在良庆区蟠龙社区采风,聆听嘹啰山歌。俄罗斯诗人伊琳娜在蟠龙社区采风。
文| 有料的文史说起中国文化对亚洲的影响,我们提及最多的是日本和韩国。毕竟这两个国家和我们的文化渊源很深,而且自身演变出的文化价值也很独特,可以说存在感很强。不过还有一个亚洲国家,谈及人文科学的时候总是不免提到中国,因为追根溯源,它的文化在最初发展的1000年里,无法忽视中国文化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之前介绍过越南诗人黎崱(音仄)、陈名案、阮廌(音质)的诗,今天介绍越南冷门诗人裴文禩(音似)的二十首诗。裴文禩,河内里仁府金榜县人。阮朝嗣德二十九年(清光绪二年)出使中国,途中写下《万里行吟》。这次介绍的二十首诗全部选自《万里行吟》。你觉得他的诗水平如何?
起初歌筹只为皇族服务,且不传外人,是一种十分高雅的音乐艺术。然而受到连年战争的影响,皇族没落,歌筹也面临危机。直到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标注为急需保存的音乐艺术。20世纪,才慢慢重回世人眼中,并鼓励有兴趣的民众一起学习。
中越建交65周年:愿做中越文化交流的"造桥工"(组图)国际在线专稿2014-12-26 13:46:28赵玉兰老师翻译的《金云翘传》赵玉兰老师(左三)接受采访原标题:愿做中越文化交流的“造桥工”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周剑峰、杨天舒):在北京这个2000多万人的繁忙大都市,大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