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国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8月底M2余额达到了286.9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但是,货币的大量发行并没有如预期般流入普通百姓手中,反而呈现出保守消费的趋势。在日常的购物过程中,许多人都会为了省下一两块钱而进行货比三家,这显示出百姓对于消费的谨慎态度。
那么,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地好了起来,也都开始富裕起来,就会把余钱存入银行,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储蓄大国,虽然储蓄率从2008年的54%下跌到如今的46%,但与全球平均水平的储蓄率29%,还是高17个百分点。
过去一年,我国光印钞就达到了28万亿,根据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广义货币发行量为266.43万亿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28.14万亿,近三十万亿的货币量仅创造了6万亿的经济增长,换来了3%的经济增速,那么,这些大量增发的货币究竟去了哪里?
经济专家卢麒元说,国内现在的广义货币,已接近美国、欧盟和日本相加的数量了。这信息咋一听,先是被吓一跳,继而像很多某类大V的粉丝一样,本人不由自主冒出滔滔不绝的自豪感,并闪出一分错觉,“嘿,咱也有的是钱”。
截止到2023年1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创纪录地印出来约7.4万亿人民币。而根据新浪财经2023年2月28日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国各银行人民币与外币的存款总额约为271.4万亿人民币,同比2022年2月增长了约32.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居民存款占比约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