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端正、身材匀称、有点“职业病”……湖北省博物馆日前正式公布云梦睡虎地秦简主人“喜”的3D复原像,及睡虎地出土人骨综合研究成果,还原出一位秦代基层官吏勤勉的鲜活形象。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揭开了秦朝法律的神秘面纱,后曾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000多年前的战地家书写了什么,可以窥见怎样的历史瞬间?比《洗冤录》还早1000多年的“刑事侦查记录”什么样?3月24日20:00档,《简牍探中华》第三期即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探秘云梦睡虎地秦简里的中华故事,从小人物视角回望秦一统天下的宏阔气象。
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通讯员杨理胜、黄敏、实习生杨子妮)3月25日,湖北省博物馆发布云梦睡虎地M11最新研究成果,公布云梦睡虎地秦简主人“喜”的3D复原像,及睡虎地出土人骨综合研究成果。身高161.5厘米 体重59.
4月30日在展览现场拍摄的睡虎地秦简《语书》。当日,湖北省博物馆策划的专题展览“惠此简书——睡虎地秦墓出土简牍”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睡虎地秦简28枚及“中国最早的家书”木牍1件,并首次同步展出最新的科技考古研究成果——“喜”的3D复原头像。
4月8日拍摄的出土秦简的里耶古城一号井。新华社记者 翟翔 摄 新华社长沙4月16日电 中国考古工作者最新研究发现,秦朝女性拥有财产继承权益,并可能与男性承担相当的社会责任。历史上关于首位统一中国的皇帝嬴政和他统治下的大秦帝国记载极少,里耶秦简的一些新发现或揭秘秦朝历史。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地处湘鄂渝三省份交界处,因里耶古城及里耶秦简的发现而闻名于世。2002年6月3日9时许,在酉水河边以小孔径篾筛淘洗古井中出土的填充物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块木片上有奇怪的墨迹,后被释读为“布四寻……”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4月30日,“惠此简书——睡虎地秦墓出土简牍”展览在湖北省博物馆南主馆开幕。记者从湖北省博物馆获悉,本次展览共展出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和木牍29件,同时还展出竹简主人“喜”的3D复原头像。睡虎地墓地位于湖北省云梦县县城西部。
2000多年前,秦统一前后,发生的离奇盗窃案如何令人惊奇地侦破?对官吏有哪些约束和道德规范的要求?对动物保护和农业生产有哪些律法规定?不同地域的族群采用什么样的历法?秦统一文字到底是统一成了小篆还是隶书?秦规范的货币标准样式是什么?
中新网长沙1月16日电 (记者 傅煜)20多年前,因一次配合水电站建设而展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让地处武陵山深处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备受瞩目。这里出土的近3.8万枚秦简,是史书并未记载的洞庭郡迁陵县的行政文书档案,写下了秦朝的方方面面。
竹木无言 其文有声——岳麓书院藏秦简临创感言文/唐龙王国维曾说,“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百余年来,竹木简牍的出土,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战国至魏晋时期笔墨语言的精彩。其对于史学研究、文字演进、艺术取法等都有着重大意义。
来源:人民日报周四刚刚出差返回湖北荆州,周五接待前来考察的外省文物专家,周六又要赶往机场,长沙、成都、兰州、南京……哪里有简牍急需修复,哪里就有方北松忙碌的身影。这样的生活,他已经习以为常。“我一年大概有一半时间在外地跑,有时一天能接六七十个电话。”方北松淡然地说。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彭鹏湖北荆州曾是楚国国都郢所在地,也是楚文化的发源地,这里出土过多件极具有考古价值的楚国文物。而要将一件文物从出土时难以辨认的形态恢复到展出时的光彩夺目,需要文物修复师们在背后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智慧。
长江云新闻 近日湖北省云梦县博物馆又上新啦一批珍贵的云梦睡虎地秦简惊艳亮相迅速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在这里有我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备的法典有我国最早的个人年谱及“家书”有中华“第一长文觚”……它们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秦朝历史?
■ 颜建超在人类探索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考古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在考古领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从传统的“手铲释天书”到如今的高科技“助攻”,考古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