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望远镜没有采用之前哈勃望远镜那样的绕地轨道,而是选择在了日地系统的L2拉格朗日点。首先,张朝阳介绍了日地系统上的拉格朗日点所满足的物理条件,并说明了L1、L2、L3是不稳定的,L4与L5在日地系统上是稳定的,还着重分析了L2点不稳定的原因。
想必各位不久前都被一条新闻刷屏了: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成功于2021年12月25日发射升空,并于2022年1月24日,成功抵达最终目的地距离地球约150万千米的日地系统拉格朗日L2点。这是一条很让人有期待感的新闻,相信这个望远镜未来可以给我们发送一些前所未见的宇宙照片。
据科普中国消息,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2》和电视剧《三体》“喂饱”了不少喜爱科幻的观众朋友。不过其主要目的不是太阳风暴预警,而是和另一枚放置在 L1 的探测器协同研究太阳风暴:当 L1 遭受正面冲击时,L5 可以提供侧面视角。
这项研究发表在2月1日《 自然-通讯》杂志上,标题:Orbital stability analysis and photometr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econd Earth Trojan asteroid 2020 XL5。
太阳是人类目前唯一可实现高时空分辨率观测的恒星。记者14日从此间召开的第十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获悉,我国正在开展“羲和二号”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论证。“羲和二号”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由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提出。
央广网北京9月19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鹤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上,航天专家表示,我国正在迈入月球探索与开发的新时代,相关研究已经启动。同时,探日卫星“羲和二号”正在论证,计划开启我国太阳立体探测时代。
来源:我们的太空 近期,印度和俄罗斯相继进行的月球探测任务,又一次让“探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文明的演进过程中,月球一直吸引着人类的目光,几乎每个国家的神话故事里住在月亮上的神仙都是神秘、美好、纯洁的代名词。
今天,在经历十四年的不断延迟后,耗资100亿美元、有“鸽王”之称的詹姆士·韦伯太空望远镜终于成功发射升空。如果一切顺利,它将在30天后抵达150万公里外的目的地——日地第二拉格朗日点,然后开始在轨测试。
来源:潮新闻 据央视新闻消息,近日,“羲和号”科学与应用系统所在地——南京大学太阳科学数据中心,依据“羲和号”追日两年来的最新观测数据,首次制作成太阳表面壮观景象的科普视频,展示了“羲和号”探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各种爆发的壮观景象,这为研究揭示太阳爆发机制提供更多证据。
澎湃新闻记者 张静造价约100亿美元的世界最大太空望远镜、哈勃望远镜继任者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25日7时20分(北京时间12月25日20时20分)搭乘阿丽亚娜航天公司阿丽亚娜5号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升空,前往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绕
个人脑洞,看看是否可以减缓地球气温上升。可以从地球多次发射携带可展开反射膜的一次性飞行器,到达预定位置后自动展开拼接。有两个问题,一是材料选择,要求轻薄,反射率高,耐辐射。二是需要评估面积大小,技术可行性,还有成本等等。不知道有没有高手可以解答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