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时,有媒体报道过这样一则并不起眼的新闻:郑州市金水区的某所学校,在一节体育课上,一位学生因为跳高落地时触杆摔倒,身体压到手臂,造成骨折。结果当然是可以预见的,家长兴师问罪,学校赔偿了医疗费、营养费、误工费等各种费用。
安全教育是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必修课”。11月9日,合肥经开实验学校召开体育课、体育活动安全专题会。会议围绕校园安全、一至三年级体育课安全和体育活动安全进行,旨在让教师关注课堂纪律,预防意外情况发生。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评论员 刘瑞琪“体育课”也能“叫外卖”?近段时间,“上门体育课”在全国各地广受欢迎,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体育老师会带着所需的体育器材“上门”,在小区内、家附近的公园,就可以为孩子们带来一节寓教于乐的体育课,让体育课不再局限于学校操场与特定场地。
不仅点餐可以送货上门,孩子的体育课,只要家长上网“点单”,也可以得到教练提供的上门教学服务。比如,近期在武汉兴起的“上门体育课”,涵盖体能训练、田径、跳绳、搏击等技能学习、调整体态、中考体育、考公体测等,主要有一对一私教和团课两种形式,训练器材多是教练自带。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2月6日,广州市中小学将开学,“阳康”后的孩子如何上好体育课?1月31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2023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线下教学指引”, 开学后体育课安全第一、分层教学, 适当调整练习内容和强度。
“同学们,热身结束后,复习一下原地三面转法和踏步……”2月13日上午,南京市中央路小学体育老师王展博正在带着一年级的孩子们上课。从侧身走到环形走,教学设置以中低强度内容为主。开学一周以来,“阳康”后的体育课怎么上,体育中考怎么考,体育特长生如何保障训练等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图说:学生在上体育课 陶磊 摄方翔/文中学生上体育课受伤,法院判定学校不担责。近日北京法院的一起判例引发各方关注。在清晰划分体育课各方责任的同时,也有网友担心这会否让家长产生顾虑。近年来,体育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郴州法院发布2起校园安全典型案例校园安全无小事,值此9月开学季,郴州法院发布2起校园安全典型案例,旨在对未成年人及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和法治宣传,提醒、督促中小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切实履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职责,助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校园安全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氛围。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10月25日,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逸夫小学二年级学生朵朵(化名)在体育课50米短跑测试后倒地不起,猝死在校内。事发后,其父亲周先生到学校调取监控发现,朵朵和同学们在跑步前未进行热身活动,体育老师看到朵朵倒地后,过了9分钟才对朵朵进行心肺复苏。
原告小丁和被告小张、小赵、小钱、小王、小朱都是初中同学,日前在一次体育课时,5名被告开玩笑致小丁摔倒受伤,构成十级障碍,造成各项经济损失101428.1元。法院经审理认为,5名被告将小丁抬起扔向空中,在原告小丁落下时没有接稳致其受伤,对小丁受伤造成的损失负有赔偿责任。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新江苏评论员 雨非如今,不仅可以外卖点餐,体育课也能网上“点单”。据媒体报道,武汉正在兴起的“上门体育课”受到欢迎,其课程涵盖体能训练、田径、跳绳、搏击等,上课形式有一对一和团课两种。
笔者着重探讨如何识别这些风险、界定学校在体育活动中的法律责任,并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和事故应对策略,以期在法律框架下建立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学校在复杂环境中能够保障学生安全,维护教职工权益,并促进其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