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9月12日消息(记者 沙晓峰)三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提醒:近期“红眼病”进入流行季,需高度警惕。“红眼病”医学上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易在学校、托幼机构、企业等人群聚集场所暴发流行。什么是“红眼病”?
每逢夏秋季,特别是入学后一两周,校园内学生聚集,往往是“红眼病”流行的高发季。近日,到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就诊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患者人数明显增多,眼科一天接诊此类患者十余人,“中招者”大多是中小学生,其中也不乏大学生寝室全员“中招”。什么是“红眼病”?
眼科医院夜诊一小时接诊三个急性结膜炎孩子,海珠区某幼儿园里一个班十个孩子先后中招……昨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多家医院眼科获悉,俗称“红眼病”的急性结膜炎患者近期就诊人数增多,“中招者”多为幼儿和学龄儿童。
每年6-9月是红眼病的高发期,尤其是刚开学的小“神兽”们,一不小心就中招了。家长朋友们忙前忙后在家照顾了十来天,没想到自己也“眼红”了。那么,什么是红眼病?“红眼病”是急性结膜炎的通俗说法,主要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结膜组织炎症,是一种易暴发流行的眼部传染病。
全媒体记者 陈辰 王新新炎炎夏日,高温为病菌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繁殖条件,医院“红眼病”就诊人数也明显增多。5月26日,记者走进驻马店市中医院了解情况。当日上午9时,医院眼科门诊已经有患者在进行检查咨询,患者因天气炎热流汗较多,未注意眼部卫生,手眼频繁接触导致的眼部疾病。
近日,广东、福建等多地疾控发出提醒,湿热天校园内学生聚集,小心“红眼病”聚集性感染。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黄仲委教授提醒,得了红眼病不建议使用眼药膏,眼药膏会造成分泌物排泄不畅,也不要擅自用纱布等将眼封包,遮盖后不仅分泌物会排泄不畅,反而增加眼部的温度、湿度,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