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国后的1955年,共成立了12个军区,每个军区的最高负责人应该是军区司令员,军区政委。就比如在1955年,北京军区司令员是杨成武,与此同时,还有五位猛将担任该军区的副司令员,他们分别是郑维山,王近山,韩伟,陈正湘,张南生。
南京军区成立于1955年,2016年2月,七大军区调整为五大战区,南京军区番号撤销。历经51年,期间产生了10位司令员,他们分别是许世友、丁盛、聂凤智、向守志、固辉、陈炳德、梁光烈、朱文泉、赵克石、蔡英挺。
贺炳炎是湖北松滋人,1929年参加红军,长期在贺老总麾下任职,是贺老总手下的一员猛将,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八路军第120师716团团长,抗战胜利后留在西北地区作战,1947年10月被任命为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诸多战役。
1955年2月评衔工作展开后,共和国军队撤销原来六大军区,成立了十二个军区,原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四大军区分别改编为沈阳、北京、南京、广州四个军区,西南军区分编为昆明、成都与西藏三个军区,西北军区机关一部改编兰州军区,原山东军区与云南军区分别改编为济南军区与昆明军区,内蒙古军区与西藏军区则为军委两个直属军区。
1955年,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在新疆军区传开:新任司令员刘海清把即将授予的将军军衔给退回去了。当时没人知道,这位大校军衔的司令员日后会成为新疆军区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戴将星的最高指挥官。新疆军区,这片占据全国六分之一面积的广袤土地,一直都是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中之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1949年2月5日,由中原野战军改称,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一二九师部队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执掌帅印下,经过八年抗战解放战争的战火锻炼,铸造成能征善战的无敌雄师。
抗战胜利后,人民军队分批进入东北,准备抢占这个重工业基地。老蒋这时候犯了错误,将重点放在了西南的龙云身上,最终让我军占据了东北的主动权。新四军第三师、山东八路军、陕甘宁两个旅,以及冀热辽军区部队纷纷进入东北,一时间兵强马壮。
1955年1月,全军评衔工作再次启动,海军党委根据军委评衔部署,对1953年上半年的军衔鉴定重新进行评定,1955年9月2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将官授衔令,海军系统共授予海军大将1人,海军上将2人,海军中将13人,海军少将44人,海军大校8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