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谭一凡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已促使共享充电宝行业水涨船高。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年国内共享充电宝的租赁业务规模达79.1亿元,呈现出141.3%的高速增长。尽管市场广阔、资本看热,但共享充电宝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
美团外卖一直是最近一年内的热点话题,美团与商家,骑手一直有着一种奇妙的关系。前段时间:新浪财经发文《下调佣金率5个点?美团将亏损200亿元》小编对此:只觉得这场戏越来越好看这不在美团又来搞事情了。近日,美团重拾共享充电宝业务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收费贵、充电慢、归还难……共享充电宝最近又又又被“吐槽”上了热搜。经常外出工作的吴女士曾多次使用共享充电宝,如今却选择自带充电宝。也有市民归还时遇到了难题,前后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成功归还,不仅多花了钱还很“堵心”。使用共享充电宝的过程中,如何避开这些常见“坑”?
它们披着高端、小众、便利、共享等外衣,潜藏于大众消费场域,防不胜防地刺中人们敏感的消费神经。为了让消费者避免踩坑、扎心,今起,九派财经推出“缉拿价格刺客”系列报道,深入“价格刺客”活跃的重灾区,揭示行业怪状存在的底层逻辑。
目前,共享充电宝在街头随处可见,方便市民为亏电的手机充电救急,不少共享充电宝厂商出于人性化考虑,还设置了免费使用时段。近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发现,市面上共享充电宝不同品牌的免费使用时段各不相同,从1分钟到5分钟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