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彼岸》(以下简称《彼岸》)是一部可以独立成片的作品,即使没有看过《太平轮(上)》,也一样可以明白剧情。徐克操刀剪辑的版本纳入了半小时的前情,人物的命运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足见创作方为了《彼岸》是花了心思的。
倘若在《泰坦尼克号》中,詹姆斯·卡梅隆只全力去营造沉船的灾难,没有露丝和杰克的爱情,以及萦绕其间的美国梦和追求独立自由的情愫在,或许就没有“My heart will go on.”这样的永恒经典存于第七艺术之间了。
《太平轮彼岸》上映了,听说口碑逆袭了,微博朋友圈被刷屏了,传说中的"自来水"大军也重出江湖了。片方还洋洋洒洒地列了影片若干看点,诸如群星荟萃、震撼场面、唯美情感,以及姗姗来迟的沉船大场景等,没错你们说的对,这些都看到了。
《太平轮(上)》是一部战争片,讲述了乱世中的人们的艰难求生。《太平轮:彼岸》则是一部真正的灾难片了,主角——大船“太平轮”正式起航。对于这样一部灾难片,不管是戏里戏外,都是一路坎坷走来。吴宇森导演一直想把太平轮沉船事件搬上大银幕,如今也完整实现了这个梦想。
文/梦里诗书这是吴宇森最为惊人的作品,预以将时代命运与爱情相融的乱世之恋,不过是将太平轮沦为了彻底的噱头,你更无法想象《太平轮·彼岸》居然能将上部的内容几乎原封不动的端上一碗冷饭,这不仅使多线交织的情感线索凌乱而让人煎熬,更开创了神作史的又一先河。
文/杨时旸如果说《太平轮》的上部还有众多槽点让很多人不吐不快,那么这部《太平轮:彼岸》已经没有必要进行文本细读式的讨论了。这部作品的失败几乎不再有争议。人们之所以吐槽上部,是因为对于吴宇森的信任和现实之间的落差,也是因为对一部少见的国产史诗灾难题材的看重。
文/田金双看吴宇森的《太平轮·彼岸》时,我在手机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太平轮回能否抵达幸福的彼岸!个中原因,感慨良多。乱世生死,太平轮回,从某种意义上,《太平轮·彼岸》中的就像一艘人性之船,让我们见证爱恨离别和纷错复杂的忧伤。只不过,这一切,都被吴宇森集中到一艘名为“太平”的船上。
文/黄鑫亮尽管有人将《太平轮》上部戏言超长预告片,但当你看了《太平轮·彼岸》,你不得不由衷的对吴宇森在《太平轮》上下两部中所注入的家国情怀与人性光芒所感动。尽管从观众的感官刺激效应而言,他们想看这一场通过声光电被渲染的海难。
《太平轮·彼岸》:战乱年代下的爱情之花更绚烂昨晚,有幸观看了吴宇森导演《太平轮·彼岸》的首映式,并通过现场几分钟的短片,对主创们创作过程中的台前幕后,以及导演对整个故事表达的一种情怀,有了更深、更进一步的了解。
《太平轮》终于把下集看完了。等待比离别还痛苦,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只能随波逐流。好像人性永远只能在大灾大难面前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人善良、有人恶毒,虽然不能选择前路,可我们始终都能选择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永远都别忘记自己是怎样的人,勿忘初心向死而生。
《太平轮·彼岸》:甲板上卖肉的章子怡演绎了民族史诗文/马庆云吴宇森导演的《太平轮·彼岸》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史诗级电影,我确信这一点。然而,我更应该向我的读者增加这样一件事情。我观影的时候,顺路叫了一位师兄的弟子,孩子是文艺理论方向的研究生毕业。
轻轻一点,分享观点,关注电影红花会红花打分榜铁任 7分看完《太平轮·彼岸》,回头再想想这部电影,真心觉得吴宇森还是非常值得钦佩,同样是上下场并以大场面为卖点,当年《赤壁》显然把故事的精华流失在宏大的制作中,而《太平轮》虽然聚焦历史特殊事件,却塑造出一系列极具意义的人物,从基隆到上
在《太平轮·彼岸》中,这艘船终于起航,灾难只是瞬间的事情,船很快倾覆沉没,只剩茫茫海面上漂浪的难民,演绎着那“老稚争渡头”的人性抉择:有的筋疲力尽永沉海底,有的撑过黎明重见天日,有的拼命护住孩子,有的则为争抢救生衣拔刀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