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教师李湘凌表示,见证了大陆五年来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感到未来希望满满。来自台湾台南市的李湘凌如今是泉州纺织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在她眼中,台湾幼儿教育理念与大陆虽有些许不同,但属于正常现象,身为教师需要因地制宜做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温暖的期盼。 前不久,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台湾籍学生张家嘉从南京返回台湾,与家人共度春节。即便隔着一道海峡,但无法阻挡她对家的思念。在她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家人团圆,便是春节的意义所在。 这位21岁的台湾女孩,已经在南京生活了近三年。
今年22岁的缪静芝来自台湾新北,现在是复旦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大学之前有来大陆旅游,但是没有长期住在这边,2021年来上海上学后,就一直在大陆生活。”缪静芝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
6月14日,出席海峡青年论坛的嘉宾共同启动第二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新华社厦门6月15日电(记者邓倩倩、付敏、尚昊)“在我之前有很多台青在两岸交流领域发光发热,如今这个接力棒交到了我的手中。
在广袤的内蒙古乌审草原上,蕴藏着一段相隔半个世纪、跨越三代人的感人故事。1968年,武冰、孙惠山等南京知青来到了乌审旗乌审召公社布日都大队插队落户。他们遭遇了语言障碍、生活技能不足等多重困难。在热情善良的牧民巴音孟克、斯日吉宁布夫妇等人的帮助下,很快融入当地生活。
在最近的网络热潮中,一位台湾网红分享了一位台湾少女网友的故事,讲述了她如何从持有台独观点的“深绿”少女,逐渐转变为理解和支持大陆的“小粉红”。这个故事不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让我们看到了沟通在推动台湾和平统一中的重要作用。
18岁的李宥恩来自台湾新北市。去年,他凭借着自身的努力,成功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开启了一段崭新的求学之旅。李宥恩的父亲在昆山的台企工作,他在仅仅三个月大的时候,便跟随家人到昆山定居。此后的岁月里,他一直在当地的学校就读,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光。直到高中,他又转学回到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