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突尼斯12月25日电(记者黄灵 王一盛)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与突尼斯文化遗产研究院25日在首都突尼斯市共同举办“文明大讲堂”活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吉炳轩出席活动时说,今年3月中国领导人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向全世界发出增进文明交流对话、在包容互鉴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
新时代大讲堂上,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郭大顺,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安来顺,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等7位不同领域中外专家立足各自研究领域,就红山文化、世界文化遗产等内容发表主题演讲。
苍松掩映,沟梁交错。努鲁儿虎山是大兴安岭的余脉,它纵卧辽西,犹如一个大大的惊叹号。那个浓墨重彩的实心圆点,恰恰居于朝阳建平县与凌源市的交界。这个圆点就是牛河梁。牛河梁既是空间地理概念,也是中华文明演进中具有标记意义的时间概念。
特别是7月13日“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新时代大讲堂在朝阳举办期间,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中国旅游报、辽宁日报、辽宁广播电视台、辽宁国际传播中心、辽宁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辽宁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中心、北斗融媒等多家中省直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报道和展示。
【编者按】为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时代价值,讲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宁夏故事、银川故事,中共银川市委统战部、银川市民族事务委员会、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共同推出“小宁大讲堂”——“中华文明的宁夏印迹”系列动漫短视频。
追溯文明历史,探索文明起源。9月18日晚7时,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第五期清源书院人文素养大讲堂在学校清源校区致远讲堂正式拉开帷幕,举办今年的系列讲座第一讲(总第41讲)。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莫多闻教授应邀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环境与中华文明起源”的专题讲座。
12月28日,“中华文明探源”大讲堂举行,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贾湖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巍作专题讲座。市领导秦保强、李思杰等出席。王克俊主持报告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对外宣介“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念,展示中华文化风采和我国在世界文明起源研究方面的突出成果,7月13日,以“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为主题的新时代大讲堂在辽宁省朝阳市成功举办。
我国考古学者苏秉琦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提到,中华文明的起源“不似一支蜡烛,而像满天星斗”,发源于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自大凌河南下,与中原文化相融产生出以龙纹与玫瑰相结合的文化群体,迸发出文明的火花。
中新社朝阳7月13日电 (记者韩宏)13日,一场聚焦中华文明探源、解析红山文化考古发现的交流活动在辽宁省朝阳市举行。百余位海内外考古及文博领域专家就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表真知灼见。图为“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新时代大讲堂现场。
中国日报网7月14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贾笑冰在13日以“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为主题的新时代大讲堂上表示,自上世纪辽宁省朝阳市东山嘴、牛河梁等红山文化遗址被发掘以来,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华文明起源追溯工程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