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刚康复不想动。”“老师,我鼻塞难受不想出教室。”“老师,我怕出教室天冷我症状加重。”……“感冒”刚好,真的就不能参加运动吗?近日,有学校老师反映,不少中小学生在流感样疾病康复之后对课间活动和体育课产生了抵触情绪,有的班级十多名同学连续一周未参加室外活动。
□ 本报记者 江昊鹏 魏然 赵琳“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怎么办?”全国政协委员、篮球运动员姚明在小组发言中把这个尴尬的问题抛出。针对目前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教育部表示要把学生体育课纳入中高考招生和评价体系中。
“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并非新鲜提法。此次教育部再次作出回应,应是出于“新老问题”叠加的考量。新问题是今年以来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教学秩序大受影响,很多低风险地区的学校在复学复课后依然“宁紧勿松”,为减少学生之间的接触与摘口罩的时间,往往会取消体育课和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丁文娴、牛梦彤、苏斌)针对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跆拳道协会和空手道协会主席管健民建议,学校体育应提高运动项目化发展水平,同时让体育走进中小学思政课堂。近年来,体育在各地升学考试里的分值不断提升。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东京12月28日电 据《朝日新闻》报道,以日本的小学5年级和初中2年级学生为对象实施的全国体能和运动能力调查结果日前出炉。其中,回答“讨厌”体育运动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比例,大阪府都是最高。